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東南網2月25日訊(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記者 蕭鎮(zhèn)平 通訊員 劉欽賜)“這里的風景好美啊,拍個照!”陽光明媚的周末,在漳州九龍江畔的龍江歲月公園馬洲段,市民陳志生帶著孩子享受秀麗的濱江美景。
沿著九龍江岸建設的龍江歲月公園全長10.8公里,于今年元旦前夕正式開園,成為九龍江畔又一大型濱江公園。園內劃分稻田花海、丹溪官田、城市陽臺、江畔漁歌及龍舟記憶五大主題板塊。其中,江畔漁歌園區(qū)位于馬洲村段,改造前,這里遍布濱江魚塘水系;經景觀重塑后,形成錯落的小島、湖泊與蜿蜒水道,配以石橋棧道,臨水風光宛如畫卷。
“以前漳州就只有兩座公園——中山公園和九龍公園。”陳志生是土生土長的漳州人。在他的記憶里,小時候每逢春節(jié),父母都會帶他到公園拍照留念,取景地不外乎九龍公園或中山公園。
由于市區(qū)公園綠地嚴重匱乏,一到周末或節(jié)假日,不少漳州市民選擇驅車前往毗鄰的廈門尋找“詩與遠方”。成年后,身為人父的陳志生也常帶孩子到廈門公園游玩。
2013年6月,碧湖生態(tài)園正式開放。相比占地60畝的中山公園,這座占地3000畝、兼具公共休閑與城市滯洪功能的生態(tài)公園甫一亮相便引發(fā)全城熱捧。“這么多年來,第一次看到漳州新增如此大型的公園!”初次踏入碧湖生態(tài)園時,陳志生真切感受到家鄉(xiāng)的蛻變。
碧湖生態(tài)園不僅提升了市區(qū)綠化率,更刷新了城市品位。“碧湖公園面積大、景觀美,我每天晚飯后都要環(huán)湖散步!很幸福!”家住碧湖生態(tài)園旁的賴金貴笑著說道。
碧湖生態(tài)園的建成,不僅填補了漳州大型城市生態(tài)公園的空白,更拉開了“五湖四海”生態(tài)建設的序幕。
作為一名旅游愛好者的賴金貴在每座公園建成開放時,總會第一時間去“打卡”,到西院湖、西湖、九十九灣湖、南湖生態(tài)園感受湖光山色,到荔枝海公園體驗采摘的樂趣,到香蕉海公園接受語堂文化的熏陶,到四季花海沐浴花香蝶舞……
江濱公園、芝山公園、郊野公園及龍江歲月公園的陸續(xù)亮相,更令城市綠意與花色交織升級。“就連我舊房子邊上的一小片閑置地也變成小公園了!” 賴金貴說,由于小公園的建成,舊房子都升值了。
現在,漳州已有78處城市邊角地改造的口袋公園,總面積達13.9萬平方米,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出門小公園,轉角遇到綠,公園多到數不過來,如今周末常與孩子為選擇哪個公園游玩而爭論不休。”說起這些,陳志生幸福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