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東南網2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通訊員 高凌) 日前,工信部和科技部公布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下稱“自創區”)2024年“揭榜掛帥”政策試點入圍單位名單。經統計,此次全國23家國家自創區,入圍3項(含)以上的7家、2項的4家、1項的12家。其中,我省福廈泉自創區揭榜的“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特殊生物制品和研發物品一體化通關模式”等兩項試點政策上榜,“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試點政策在全國僅我省福廈泉自創區成功揭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支持企業主動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國家自創區“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試點范圍包括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廈門片區)約40家市屬、區屬國有企業集團,以及其下屬各級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實際控制企業,旨在推動廈門市國有企業在市國資委的制度框架下,全面建立獨立核算、免于保值增值考核、容錯免責的研發準備金制度,引導企業有計劃、持續地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規模化、產業化,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并為全國國有企業進一步探索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提供有益借鑒。
國家自創區“特殊生物制品和研發物品一體化通關模式”政策試點旨在探索建立“地方牽頭、信息共享、風險聯控”的進境出境特殊物品聯合監管機制,通過建設“通關一體化平臺”作為海關監管政策試點載體,實現通關時效縮短50%,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全國的創新監管模式,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特殊物品是指入境、出境的微生物、人體組織、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這類物品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所需,但有傳播傳染病風險,需冷鏈運輸,對通關速度要求高,而傳統通關模式難以滿足需求,制約了廈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和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本次試點對象為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廈門片區內的生物醫藥企業及生物醫藥相關科研院所,適用范圍限定于符合海關相關監管要求的場所。預期這一試點將打造全省生物產業核心樞紐,推進建立廈門進境出境特殊物品聯合監管工作機制,提升通關時效,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我省將有效推進入圍試點政策的實施,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效果,推動我省自創區政策在全國層面‘示范引領’和‘先行先試’。”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