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港東村公共服務站。石獅日報 供圖
2月17日,石獅市錦尚鎮組織全鎮各村村主干,前往奈厝前村、港前村、港東村和東店村開展鄉村振興優質項目現場觀摩活動,進一步引導鎮村兩級互鑒互學、取長補短,讓各村“開動腦筋”,在2025年主動作為,通過黨建引領、產業升級、民生服務與基層治理多向發力,走出一條全域共富的康莊大道,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
特色項目齊發力·一村一品顯擔當
2024年,錦尚鎮共有4個村依托各自優勢資源,獲得市級鄉村振興擂臺大比拼優質項目名次。
東店村以長者食堂暖民心為角度,“鄰”聚力激活文明新風。在面對人口老齡化難題的背景下,東店村以“長者食堂”為陣地,創新“鄉賢捐資+村集體補貼”模式,累計收到善款超100萬元,為330名70歲及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午餐,日均服務超50人。食堂不僅是老人的“幸福驛站”,更成為移風易俗的重要載體,引導村民簡辦紅白喜事捐資公益,形成“敬老愛老、鄰里互助”的文明風尚。東店村還獲評福建省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為鄉村振興注入溫情力量。
港東村創新“三區聯創”聚資源,協同發展促雙贏。依托毗鄰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港東村探索“社區、園區、廠區”三區聯創模式。通過設立“黨建+”鄰里中心招工聯絡點,為泉州鵬泰服飾等企業解決用工難題,同步帶動村民就業;盤活村集體閑置土地建設職工公寓和倉儲物流園,年增收超40萬元。基層治理上,創新“五和”調解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00余起,實現“小事不出村”,助力錦尚智能制造園躋身百億級園區。
港前村則通過“HUI客廳”黨建品牌引領,村集體收入突破百萬元大關。其間,港前村以“234”工作機制擦亮“HUI客廳”黨建品牌,通過“一站式”服務平臺、“一體化”治理網格和“一條鏈”監督體系,推動村集體收入從不足10萬元躍升至百萬元。整合59畝閑置土地發展倉儲物流和科創中心,打造“園區楓橋”矛盾調解樣板,化解糾紛82起。同時,石獅市首個農村集中住宅小區建設有序推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實現“由亂到治、由貧到富”的蝶變。
奈厝前村有“雙份進賬”,以“三治融合”強基礎,農旅創新惠民生,聚焦農田水利短板,奈厝前村投資110萬元修繕水渠,根治500畝農田澇旱問題;成立農副產品公司,流轉土地200畝,引入臺灣特色農業,帶動50戶村民年均增收2.4萬元。同步推進“共治”服務,開設長者食堂和暖心驛站,惠及全村70歲及以上老人及戶外勞動者,形成“善治、自治、共治”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其后,奈厝前村通過開放“認養農田”,打造綠色純天然蔬菜種植采摘、農耕文化體驗、親子研學等多元一體的“開心農場”,讓荒地變菜園、農田變農場,通過農田流轉、農耕體驗、農旅融合,與10家單位和11名個人簽訂活動共建及“認養協議書”,奈厝前村共計簽訂“認養一畝田”合同21份、認養10.4畝,新增村集體+收入超10萬元,為奈厝前村農村經濟轉型升級開辟新思路。
全域統籌謀新篇·共富路上再提速
在2024年石獅市共同富裕先行區村級擂臺大比拼中,錦尚鎮各村項目表現亮眼:奈厝前村“三治”融合創新鄉村農旅項目、港前村“HUI客廳”品牌、港東村“三區聯創”和東店村“長者食堂”分獲一、二、三類優質項目,為全域共富注入強勁動能。通過現場觀摩,各村之間深入交流經驗,啟迪新思路,進一步增強加快建設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觀摩為契機,互學互促、取長補短,為構建共同富裕先行區貢獻新的力量。
在今年的鄉村振興推進工作中,錦尚鎮將聚焦三大方向。其一,深化項目比學趕超,推動各村爭創市級標桿,將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社會治理、鄉風文明等作為新引擎,深入探索鄉村振興新舉措、新思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精準對接鄉村發展需求;其二,壯大村集體經濟,圍繞“11+N”發展版圖,以一村一項目為基礎,拓展“N”個延伸項目,深化產城融合,探索全域共富新路徑。依托園區、廠區、村區深入推進“三區聯創”工作,使全鎮資源得到有效整合與優化配置,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其三,提升人居環境品質,持續開展全鎮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實施景觀提升、綠化提升和管線整治,推進“五個美麗”創建活動,爭創一批典型樣板,不斷實現環境質量和生態品質雙提升,助力鄉村振興“面子”“里子”雙提升。
蛇年伊始,錦尚鎮就開足馬力,以創新之筆書寫鄉村振興答卷,通過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產業賦能,繪就一幅“黨旗紅、鄉村美、產業旺、集體富”的生動圖景,努力打造全域共富的“錦尚樣板”。(中共石獅市委宣傳部 李芳怡石獅日報記者 邱育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