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從熱鬧非凡的年貨節,到妙趣橫生的元宵燈謎會;從激情四溢的民俗表演,到充滿活力的新春運動會……這些活動如同一串串璀璨的明珠,巧妙地串聯起泉港新春的歡樂與溫馨,讓每一位市民群眾都真切地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之中,感受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古典韻味。
泉港區第四屆“燈耀泉港 瑞蛇呈祥”元宵系列晚會之《泉聲暢眾樂 港民享同樂》音樂會現場。林弘梫攝
文化下鄉
精神“大餐”端上臺
“咚咚鏘,咚咚鏘……”激昂的鑼鼓聲響起,拉開了薌劇下鄉展演的序幕。在山腰街道錦福社區的薌劇舞臺上,演員們身著華麗精美的傳統戲服,婉轉悠揚的曲調帶著濃郁的閩南風情,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轉,讓臺下觀眾聽得津津有味。這場活動不僅為村民帶來了歡樂,也讓傳統文化在鄉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第26屆“圭峰之春”文藝展演在峰尾鎮姑媽宮廣場正式拉開帷幕。現場舞蹈、峰尾方言三句半、快板、樂器演奏、雜技等當地群眾自編自導、村民自發參與的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營造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為漁區群眾呈現一場充滿歡樂與激情的視聽盛宴。
在涂嶺鎮前歐村,一場充滿鄉土氣息與激情活力的“村BA”籃球賽激情開賽。在簡易卻熱鬧非凡的籃球場上,來自涂嶺鎮各村的參賽隊伍展開激烈角逐。球員們雖然大多是當地的村民、務工者,但他們在賽場上全力以赴,突破、傳球、投籃,每一個動作都彰顯著對籃球的熱愛與拼搏精神。不少村民自發組織助威團,敲鑼打鼓,為自己村的隊伍吶喊助威。這種全民參與的熱烈氛圍,充分展現了鄉村的凝聚力與活力……
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是一場場文化盛宴,更是文化惠民政策的生動實踐。“兩節”期間,泉港區依托新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黨建+”鄰里中心、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務平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精心組織薌劇新年展演等“好戲連臺”下鄉展演活動21場,真正把戲臺搭到群眾家門口。
此外,該區還積極鼓勵各鎮(街道)、村(社區)自辦文體活動,組織文藝聯歡晚會、足球邀請賽、村BA、“村晚”等活動100多場,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城鄉的每一個角落,讓廣大群眾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時,也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關心和重視。
非遺民俗
傳統“畫筆”繪生活
近日,泉港區錦繡廣場張燈結彩,一場盛大的非遺元宵游園匯在這里熱鬧開場。
活動現場,樟腳板凳龍燈、鳩林廻龍燈、施厝扁擔術等極富本地特色的非遺代表性項目輪番上演。其靈動的身姿、絢麗的色彩和獨特的歷史底蘊,吸引了眾多群眾的目光,帶給群眾一個“文化味”十足、“新活力”滿滿的非遺盛宴。
家住附近的鄭昌紅帶著孩子來到現場,她十分感慨地說:“每年春節都盼著這樣的活動,看到這些熟悉的表演,感覺年味更濃了。今天我帶著孩子來,就是讓他們從小就接觸和了解家鄉的傳統文化,非常有意義。”
一段時間以來,泉港區深度融合傳統年俗與本地非遺文化,精心打造多元文化活動,通過舉辦第四屆“燈耀泉港·瑞蛇呈祥”元宵花燈展,布設400多盞大型燈組與回廊花燈,并配套非遺元宵游園匯,集中展現舞龍舞獅、樟腳板凳龍燈等傳統文化風采。
據悉,該區還以“福船”“海鹽”“扁擔術”等為藍本,凝聚本土文藝創作之力,匠心編排歌舞劇《壽鄉福韻》,并在全區成功展演9場次。此外,策劃開展泉港北管、南音等20多場演出,以及涂嶺樟腳板凳游龍燈等傳統民俗展示活動,全方位營造濃郁的年味。
舞龍隊伍在非遺游園匯活動現場。林弘梫攝
文旅服務
特色“音符”譜歡歌
春節期間,泉港超級海絲樂園成為歡樂的海洋。踏入園中,只見各個游樂項目前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小朋友們在家長的陪伴下,盡情享受歡樂時光,歡聲笑語回蕩在樂園的每一個角落。
“今年春節,我們一家選擇來海絲樂園,感覺真的太棒了!這里的節日氛圍特別濃厚,活動也很豐富,既能讓孩子體驗到游樂項目的樂趣,又能感受到海絲文化的魅力,真是一舉兩得。”外地游客李女士興奮地說。
據了解,泉港超級海絲游樂園于1月18日正式開業,以“親子體育樂園”為主題,包含無動力樂園、機械樂園、農耕樂園以及淘氣堡樂園四個區域,占地約17600平方米,有噴球車、神州飛碟等20多種動力設施設備。
“為了迎接春節客流高峰,樂園提前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增加安保人員、優化服務設施、豐富餐飲種類等,確保游客能夠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盡情游玩。”海絲樂園負責人蔡珊妮介紹說。
這個春節,泉港用一場場活力四射的文旅活動,讓年味更加濃郁,也為新一年的文旅發展奏響了激昂的序曲。春節期間,該區堅持以節引商、以節促游,通過年貨節、電商節、商圈讓利促銷等一系列活動,為廣大群眾提供寫春聯、普法律、送健康、送政策、送演出等暖心服務,展銷地道美食、特色小吃、手工藝品、家用電器等豐富多彩的年貨商品。促消費活動釋放新春消費潛力,全面打響泉港新春文體旅融合新IP。
下一步,該區將以“4個1”活動為抓手,通過制作1部城市宣傳片,開展10場“游泉港”直播,培育100名“草根網紅”、青年兒童、年輕干部講好家鄉故事,組織1000名新老泉港人“贊泉港”等系列活動,全面推廣“一桌菜”“一臺戲”“泉港半馬”等特色文化,全年開展100場“百姓大舞臺”,切實把北管、“咸水腔”歌仔戲等本地品牌打出去。(泉州晚報 泉港區委宣傳部 陳嘉緯 陳艷棋/文 林弘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