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時代畫卷波瀾壯闊!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廈門實踐,離不開科學思想的指引、崇高精神的支撐、厚重文化的滋養。
回望2024年,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擔當作為,理論武裝走深走實、主流輿論強勁有力、文明創建深化拓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意識形態向上向好,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高擎思想之旗
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
旗幟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過去一年,廈門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充分發揮廈門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的優勢,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持續在內化深化轉化上下功夫,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鷺島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4年12月12日上午,廈門觀音山國際商務營運中心柒牌國際大廈內,書香氤氳,氣氛熱烈,由廈門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月·閱·談”學習明理活動在此舉辦,嘉賓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用生動的語言、扎實的數據、鮮活的事例,帶領大家深度學習……而這只是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提升黨員干部和群眾理論學習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一個生動縮影。
廈門著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組織他們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月·閱·談”學習明理讀書沙龍,每月圍繞一本黨的創新理論書籍,建立了理論專家講解導讀、現場觀眾重點領讀、機關干部點評深讀、嘉賓代表延伸薦讀的“講、讀、評、薦”相結合的學習模式,讓理論學習更加鮮活生動。去年,該品牌活動開展了12場,線上參與人次突破1000萬,短視頻觀看超1800萬人次。
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推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重任在肩。去年,廈門著力推進研究闡釋體系化、學理化,深挖理論“富礦”,持續開展“習近平在廈門”系列理論研究,完成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闡釋等18個重點課題研究,推出了《“廈門實踐”值得學習》等一批有質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光明日報》刊發,為深入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提供有力學理支撐。
理論宣講要想打動人,關鍵在于緊扣關切、深入人心、引發共鳴。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著力增強理論宣講吸引力感染力,通過堅持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打造“理論宣講輕騎兵”“紅領巾講師團”“特區建設者宣講團”等特色宣講隊伍,深入基層宣講1380余場次,受眾近300萬人次。同時,創新推出“學思想·i宣講”——全媒體理論宣講達人秀節目,用時尚綜藝思維和青年人喜聞樂見方式重塑理論宣講,線上線下曝光量突破2.1億人次……這些各有側重、特色鮮明的活動,讓科學理論變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以親和近人的姿態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講好奮進故事
營造昂揚向上的主流輿論
新時代新征程,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挺膺擔當,持續壯大主流輿論,廣泛匯聚改革奮進力量。過去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聚人心、展形象,既講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更主動服務大局,生動展現廈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精彩答卷。
堅持黨性,新聞輿論工作才能有明確的立場和指向;堅持人民性,新聞輿論工作才能獲得活力源泉和動力根基。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不斷加強和改進正面宣傳,匯聚起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過去一年,廈門重大主題宣傳濃墨重彩。在廈門市委宣傳部的精心組織下,市屬主流媒體推出“筑夢現代化共繪新圖景”“牢記總書記囑托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等重大主題宣傳,講好高質量發展的廈門故事。同時,還大力打造“央媒話廈門”宣傳品牌,建立央媒、省媒季談會制度,定期組織央媒、省媒集中采訪報道,通過各級媒體平臺,全方位呈現廈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故事。據統計,央媒、省媒播發廈門正面報道1.4萬多條,其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1200多條,《新聞聯播》50條。
2024年1月22日至28日,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采訪調研活動在廈舉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等15家央媒的150多名記者,通過實地采訪,用紙筆、鏡頭全方位展現“美麗中國的廈門實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生態文明的中國智慧”。此次主題采訪活動,推出報道200多篇,網上信息約12.9萬條、瀏覽量超9.5億次,形成強大宣傳聲勢,有力地宣傳了“廈門實踐”,講好“廈門版”的中國故事。
過去一年,廈門輿論引導主動有力。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把經濟宣傳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對經濟民生熱點問題解析引導,組織開展“一月一主題”宣傳,每個月確定一個宣傳主題,組織發動各級各類媒體深入挖掘報道廈門各領域的鮮活故事,把廣大市民生動精彩的日常生活、文明范例向海內外傳播。2024年,圍繞“留廈返廈”“樂動廈門”“兩岸融合”“深化改革”等開展主題宣傳,全網刊播信息164.2萬條,閱讀量約323.4億次,取得良好宣傳效果。承辦“點亮網絡文明之光”等全國性重大活動,吸引權威媒體、網絡大V點贊廈門文明、傳播廈門風尚。
厚培精神沃土
弘揚鷺島新時代文明之風
一個民族的繁榮,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城市的進步,離不開文明的滋養。
文明是美好,是溫暖,更是力量。2024年,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持續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市民文明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續提升。
2024年5月29日,2024年在廈高校“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以下簡稱“三愛”)主題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愛國主義大課堂在廈門理工學院集美校區舉行。活動現場,以陳祥榕烈士的母親和姐姐的視角,歌頌其用生命捍衛祖國山河的家國情懷的情景朗誦《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深深打動了在場19所高校的1200名學子,也讓大家對“三愛”有了更深的感觸和認知。
2024年,廈門“三愛”主題活動開展了119個之多。而該主題活動只是廈門為全市樹立鮮明價值導向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還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區一品”建設;推動“三下鄉”常態長效,籌集幫扶資金、服務項目、捐贈物品合計1797.5萬元;建立健全“3+4+3”工作機制,扎實推進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工作經驗在中宣部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培訓班作典型發言,讓整座城市價值導向更加鮮明。
過去一年,廈門文明風尚更加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浸潤人心。全市大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宣傳,持續推進文明素養十大提升行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載體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實踐活動500多場。同時,大力推進文明實踐與老年教育、法治建設、“愛心廈門”融合發展,常態化開展愛心主題文明實踐活動,推動4100個基層黨組織、8400多名黨員干部參與愛心結對,愛心理念持續傳播。思明區人民檢察院“陽光小隊”被命名為全國、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尋找最美身影”網絡文明傳播入選全國網絡文明建設優秀案例。
此外,廈門進一步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優化文明創建考評與城市綜合管理深度融合,創新“四查合一”工作機制,推動全國文明城市高水平創建。2024年,廈門在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中成績名列全國30個省會/副省級文明城市第3名,順利完成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各項測評工作。廈門文明創建基礎更加夯實。
突出文化賦能
促進文化事業枝繁葉茂
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離不開強大文化軟實力的支撐。
過去一年,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文化傳承發展使命,推動閩南文化、華僑文化、海洋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聚力提升文化供給能力、繁榮文藝創作、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
得益于廈門深入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積極發揮文藝資金、評獎、評論的激勵引導作用,深入推進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廈門城市形象更加出圈出彩。
過去一年,廈門公共文化服務滿意度全國第一,嘉庚教育遺產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文藝作品獲156個國家級、省級獎項,其中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網絡劇《漫長的季節》分別獲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值得一提的是,由廈門出品的首部戲曲電影《阿搭嫂》入圍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實現廈產戲曲電影金雞獎“零的突破”,并摘得香港電影紫荊花獎戲曲電影最佳編劇獎。
一座城市舉辦重大活動的背后,彰顯的是城市強大的軟硬件實力以及強大吸引力。2024年,廈門星光熠熠,重大文化活動精彩紛呈。成功舉辦了第3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4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8屆電視文藝“星光獎”、第16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數字音樂產業大會、中共黨史大型漆畫《長城頌》創作文獻展、廈門國際藝術設計周、“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系列活動、“一城春色半城花”美術名家采風寫生活動等一系列國字號文化品牌活動。首次舉辦的飛天獎,一線明星悉數到場,十大衛視同步直播。而在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的4天時間里,舉辦電影活動8大類56項,吸引嘉賓2500多人,參與群眾10多萬人次,全網曝光量超220億人次。電影節期間,廈門簽約文化影視產業項目175個、總金額316億元,辦節水平和實效進一步提升。也正是得益于金雞效應,全市文化產業營收預計突破2400億元,同比增長約11%。
文旅經濟火熱出圈,接待國內外游客1.28億人次,游客總花費19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55%和21.88%,被中國旅游研究院評為“全國游客滿意度十佳城市”前三名,是福建省唯一入選攜程“全球100知名國際旅游目的地”榜單的城市……在廈門2024年度亮眼旅游數據背后,折射出了廈門文旅深度融合的強勁動能。去年,圍繞建設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目標,廈門大力發展“演藝+旅游”“會展+旅游”“音樂+旅游”“體育+旅游”,布局文旅新業態新賽道,持續提升文旅發展能級,取得不俗成績,其中,“海上花園樂動廈門”文旅推廣還入選“2024城市文旅品牌創新十佳案例”。
此外,廈門落實中央綜改試點任務,積極匯聚兩岸流行文化資源,聚焦廈門音樂、影視、演藝等優勢領域,舉辦明星演唱會、音樂節等文化活動,流行文化中心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尤其是演藝市場十分火爆,全年共舉辦營業性演出超3.5萬場次,平均每天近百場。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60場,觀眾人數91萬,且87%以上來自其他省市。票房收入達8.6億元,帶來綜合經濟效益超100億元。許多明星的演唱會一票難求,刀郎演唱會每場場內1.2萬人、場外數萬人。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新征程上,廈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指引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緊緊圍繞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廈門新形象的目標,全面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廈門文明網 廈門日報記者 鄔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