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2025年開年賀歲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成為中國影史首部破百億的動畫電影,且不斷沖擊全球影視票房榜,拔得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的頭籌。
其實早在2022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已入選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從“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到“我命由我不由天”,頑強不屈的態度,自我救贖的熱血,渴望自由平等的靈魂,包容接納的家風教育,乘著新媒體的東風,以傳統文化的年輕化表達,有力推進現代精神文明建設。
“國漫”二字,以強有力的姿態重新進入大眾視野。《哪吒》《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長安三萬里》《深海》等國漫電影,以厚重的傳統文化精神為底蘊,同時搭載現代化傳播媒介,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時代靈魂。而如何持續實現從國漫崛起到全面開花,則是一份嶄新的時代問卷。
俯下身子聽民意。“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創造出更多更好無愧于時代、更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質量為王的時代,觀眾不再滿足于老舊的劇情和漏洞百出的五毛錢特效,只有響應時代號召,彰顯文明、創新主題,虛心聽取人民意見,合理進行創新改編,讓敘事更貼近現代觀眾的情感需求,才能在家庭教育、青年成長、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等方面中引發觀眾共鳴。
遙望歷史著新衣。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多彩,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文學著作、詩詞歌賦,皆是國漫電影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交織下的大唐詩歌,臺州刺繡、絨花、油紙傘等非遺盛宴,每一幀山水云霧間展現出的東方美學,將創作目標瞄準傳統文化元素,提煉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內涵,重塑經典人物形象,傳播中國聲音,弘揚時代精神。
潛心打磨創奇跡。電影《哪吒》的導演在采訪中提到,特效團隊打磨五年,水墨粒子、三維渲染、毛發算法、表情捕捉,是國內138家動畫制作團隊成百上千次反復斟酌、不斷改進后呈現的最好效果。電影制作人又何嘗不是“大國工匠”呢?“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大到題材選擇、人物塑造,小到細節特效、服裝色彩,要耐得住精神的寂寞,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為一時名利而急功近利,用更高的創新熱情與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打磨作品,鑄就奇跡。
借數字技術有力激活傳統文化基因,以歷史內涵重新孕育時代精神文明。尊重觀眾意見,深耕傳統文化,保持無限熱情,方能登上世界舞臺,講好中國故事。國漫電影,未來長路漫漫亦燦燦。(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房產交易中心 李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