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春節期間,平潭海壇古城舉辦一系列非遺表演,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林君斌 攝
春節期間,市民游客在金井正榮廣場觀看詞明戲表演。 江信恒 攝
蛇年春節,嵐島年味十足。
漫步漁村、非遺表演、逛潮流市集……春節期間,平潭文化旅游“好戲”不斷。當地以“福文化”為主線,超60場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包含逛“福景”、“樂”民俗、住“海宿”、品“福味”、觀“福劇”、歡樂“購”等多個板塊,帶領廣大市民游客“花式”過年,新春文旅市場喜迎“開門紅”。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平潭綜合實驗區接待游客53.4萬人次,游客旅游總花費4.9億元,分別比上年春節增長8.5%和11.6%,其中接待過夜游客30.35萬人次,同比增長8.5%。
享受海島好風光
春節期間,平潭天氣晴好。正月初七,龍王頭海洋公園迎來了天南海北的客人,只見游客或漫步在沙灘上,或沐浴在陽光下,盡情享受假日悠閑時光。
在龍王頭海漁廣場,“初見·嵐島春意”新春主題系列活動火熱舉辦,漢服巡游、冰壺競技等活動紛紛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參與,整個景區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氛圍。“來平潭旅游正好趕上難得的暖冬,還能在海邊過一把‘冰壺癮’,真是不虛此行。”來自南平的余秀榕感慨道。
此次春節假期,平潭積極創新文旅產品供給,豐富消費場景方式,推出了景區組合聯票、特價套餐等惠民優惠活動,并定制“南北聯動·日夜同賞”兩天一夜等精品線路,進一步促進客流共享,催旺景區人氣,全區新春旅游市場“熱氣”騰騰。
放眼平潭各景區景點,越來越多旅游場景持續上新。在68海里景區,冬日奇緣·夢幻雪徑、“海風之語”風動藝術盛宴等活動接連上演,游客參與熱情高漲;以快閃為表演形式,仙人井景區帶來了新潮的國風音樂會,吸引游人參與打卡;臺灣小鎮、壇南灣、仙人井等景區景點則紛紛設置祈福打卡點,實現邊走、邊拍、邊賞的“一站式”沉浸體驗……
“今年新春,我們疊加多元化的文旅消費場景,包括休閑娛樂、親子出行、運動健身等類型,全方位滿足市民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讓大家樂享新春假日。”實驗區旅游文體局黨組成員劉伯龍介紹。
憑借旖旎的海景風光,平潭沿海漁村同樣迎來一波客流高峰。伴隨著春節假期的客流高峰,當地因地制宜,精心策劃鄉村特色活動,增添濃厚的新春氛圍,助推鄉村文旅新業態發展。
比如,春節假期,三面環海的君山片區馬腿村車流不息,成為“輕度假”的熱門打卡地。在農歷正月初三、初四,該村還上演“薩克斯·落日與夜曲派對”,邀請樂隊歌手為游客演奏樂器、獻唱流行歌曲,沉浸式感受海濱風情。
非遺年俗受熱捧
表演團體載歌載舞、非遺市集琳瑯滿目、互動體驗精彩紛呈……5日晚,華燈初上,金井正榮廣場換上了璀璨的“新裝”,一場“新春非遺韻 傳承中國年”迎新活動暨第八屆“古風燈謎游園會”活動引來如織游人。
走進活動現場,只見大紅燈籠高高懸垂,詞明戲、閩劇、評話等民俗表演熱鬧非凡,更有點茶、蹴鞠、投壺等傳統文化體驗活動接連上演,營造出濃厚的“非遺年味”。“這次活動文化味十足,過年就是要有這樣的‘儀式感’。”市民周女士說,她特意帶著孩子來體驗蹴鞠,感受熱熱鬧鬧的海島新年。
今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緊抓機遇,平潭推出了市集、演出、展覽等一系列主題文化活動,大力推動“研學+旅游”“民俗+旅游”“非遺+旅游”等融合發展,激活文旅消費潛力。
在這個“春節檔”,特色民俗和非遺體驗也成為民宿攬客的“流量密碼”。以君山片區君山村為例,該村的漱石海厝·巖居民宿舉辦了一系列特色活動,如“拓印”非遺手工體驗等,讓游客沉浸式學藝。“活動很受歡迎,住客參與度挺高的。”民宿負責人馮婷告訴記者,春節假期民宿幾乎天天滿房,來自江浙滬和北京的游客居多,大家都喜歡白天看海、玩海,晚上放煙花、吃海鮮,體驗海島特色新年。
文博游,也成為另一種感受海島年味的方式。“走,逛博物館去!”春節期間,中國水下考古·平潭展示體驗館、平潭殼丘頭遺址博物館張燈結彩,年味與文化氣息交融。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游客看展覽、學知識,探尋先民足跡,感受歷史文化魅力。僅殼丘頭遺址博物館,春節日均招待游客超1000人次。
視角轉向海壇古城,一場“非遺+民俗+年味”的文旅大戲正在上演。“火龍鋼花”、火壺秀、川劇變臉……自農歷正月初一起至元宵節,海壇古城內各類特色非遺表演輪番亮相,引得游客拍手叫好。此外,古城還舉辦兩岸民俗文化旅游節,通過歌舞巡演、雜技表演、兩岸高山風情演藝等節目,為游客奉上一場文化盛宴。
一系列頗具文化味的演出,令海壇古城人氣火爆。“此次演出內容聚焦傳統非遺技藝,還融合了閩臺民俗元素,以巡游表演、情景演出、美食嘉年華等為主要內容,帶領游客品味非遺里的中國年,促進假日文旅消費。”海壇古城運營方、福建中輝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鐘光森說。(張哲昊 郭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