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春節期間,記者在福州各大餐飲企業走訪發現,文明用餐已成為不少餐飲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共識。在各大餐廳,隨處可見“反對浪費 崇尚節約”“文明餐桌”等提示語,文明用餐氛圍濃厚。(2月5日 福州晚報)
餐桌,承載著人間煙火,也映照著文明的底色。然而,當“剩宴”頻頻上演,當浪費成為一種習慣,我們的餐桌文化不禁蒙上了一層陰影。“光盤行動”的倡導,正是對這種現象的有力回應。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清盤”行動,更是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消費方式,以及對食物和資源的態度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們,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更不能忘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古訓,更應堅守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文明餐桌,是對糧食資源的珍視與守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每一份端上餐桌的美食,都歷經播種、灌溉、收割、加工等諸多環節,凝聚著無數勞動者的心血。商家推行 “小份菜”“小份飯”,主動提供剩菜打包服務,從源頭上減少了食物浪費。這些舉措看似微小,卻能在日積月累中節省大量糧食資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在資源日益緊張的當下,節約糧食就是守護我們的生存根基,是對地球家園的深情呵護。
文明餐桌,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生動體現。走進各大餐飲場所,“反對浪費 崇尚節約” 的提示語隨處可見,消費者自覺踐行文明用餐,服務員熱情引導適量點餐,用餐環境溫馨而和諧。這不僅展現了市民的良好素養,更反映出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文明用餐,摒棄了鋪張浪費的陋習,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精神層面的愉悅與滿足,促進社會風氣的良性發展。
文明餐桌,是對傳統美德的傳承與延續。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依舊熠熠生輝。在春節這個承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節日里,文明餐桌行動讓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它教育著我們的下一代懂得珍惜食物,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美德的火種在代代相傳中永不熄滅。
文明餐桌,需要全社會持之以恒的努力。有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餐飲企業要繼續發揮主體作用,創新服務方式,提供更多人性化選擇;廣大消費者更要從自身做起,將文明用餐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文明餐桌的堅定踐行者和傳播者。
從推杯換盞到細品慢酌,從觥籌交錯到光盤凈幾,餐桌上的這場靜默革命,正在書寫新時代的文明注腳。當每個人都能在杯盤碗盞間看見文明的倒影,當每次舉箸都成為價值選擇,必將孕育出更高級的文明形態。這場始于餐桌的變革,終將演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讓文明之光照亮每個生活細節。(鼓樓區委文明辦 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