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東南網2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為調動抓糧種糧積極性,鞏固糧油生產穩定發展良好態勢,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日前出臺2025年糧油生產十條措施(下稱“糧十條”)。
今年,我省糧油生產工作的總要求是“穩面積、提單產、強政策、增產能”,全年應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255萬畝、產量511萬噸,大豆面積52.8萬畝,油料面積126萬畝。聚焦全年目標任務,“糧十條”強調應堅持穩面積與提單產雙向發力。
在挖掘擴種潛力方面,采取推進撂荒耕地復耕種糧、補充耕地復墾種糧、輪作間作套種糧食等措施,重點支持發展稻-豆-薯、稻-稻-蠶豆、再生稻等一年多熟種糧模式的規模種植主體,著力提高復種指數。其中,再生稻是我省近年來大力推廣的水稻生產方式,去年全省推廣面積已超18萬畝。今年,“糧十條”再次重點支持擴大再生稻生產,提出從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中安排資金,對再生稻種植戶給予每畝20元催芽肥補貼,鼓勵縣級統籌資金,適當提高補助金額。
在推動單產提升方面,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推動全省糧油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提高單產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新的一年,我省將繼續組織實施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糧食綠色高產高效等項目,建設一批百畝田、千畝方、萬畝片高產高效示范樣板。
為調動地方抓糧與農民種糧“兩個積極性”,“糧十條”配套“真金白銀”。
“糧十條”提出,持續強化扶糧政策,在及時兌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等中央惠農政策基礎上,實施省級糧油規模種植獎補政策。該政策將對規模種植早稻并連作晚稻3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按早稻實際播種面積給予每畝最高200元獎補;對標準鋼架溫室大棚輪作種植單季稻6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按實際種植面積給予每畝最高100元獎補。為發揮“指揮棒”的作用,省級財政將對糧食生產任務完成好、貢獻大的3個縣(市、區)省各獎勵1000萬元。
此外,“糧十條”還聚焦強化設施裝備支撐、提高糧油種植效益、大力發展專業服務、強化防災救災減損、加大金融服務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省全面實施水稻和玉米完全成本政策性保險。“糧十條”提出,今年鼓勵各地探索開展水稻、玉米種植收入保險以及大豆、甘薯、薏米等特色糧油作物種植保險,提高糧油生產風險保障水平。
據悉,2024年,全省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266.6萬畝、總產量514.4萬噸,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實現面積、總產、單產“五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