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開展文明建設,家庭不能缺席,尤其逢年過節,在人們享受節日喜悅的同時,更應重視家庭文明建設,讓傳統節日成為涵養家風、傳承美德的寶貴時刻。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文明建設,關乎個人的成長、家庭的幸福,更關乎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在過節期間,一方面,家庭成員齊聚一堂,正是傳承家風、弘揚美德、增進親情的絕佳時機;另一方面,越是過節之時,一些與家庭文明建設相悖的現象越容易發生。比如,節日期間有的家庭因瑣事發生爭吵,破壞了節日的歡樂氛圍;有的家庭在聚餐時過度飲酒,引發健康問題和家庭矛盾;還有一些家庭在面對傳統習俗時,出現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良行為。凡此種種,不僅影響家庭的和諧幸福,也與文明過節的理念背道而馳。
過節注重家庭文明建設,應努力構建良好的家庭關系。平日里,家庭成員因工作、學習等原因,相聚時間有限,節日放假為大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團聚契機。節日期間注重家庭文明,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理解、包容。長輩應關心愛護晚輩,給予他們鼓勵與支持;晚輩要尊敬孝順長輩,傾聽他們的心聲。夫妻之間可相互扶持、共同承擔家務,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滴,交流彼此的情感,不僅能增進親情,還能化解平日里的矛盾與隔閡,讓家庭更加和諧美滿。
過節注重家庭文明建設,應積極傳承優良的家庭文化。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這些家風家訓是家庭文明的基石。在過節期間,不妨將這些家風家訓融入到家庭生活中,通過講述家族故事、重溫家規家訓等方式,讓家庭成員尤其是年輕一代深刻理解家風家訓的內涵和意義。同時,還可利用節日契機,開展一些富有文化內涵的家庭活動,如寫春聯、剪窗花、猜燈謎等,讓家庭成員在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家庭的文化凝聚力。
過節注重家庭文明建設,應著力踐行相關的文明禮儀。比如,文明出行,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踐行光盤行動;文明待人,友善對待鄰里,傳遞正能量。再比如,節日里堅持理性消費、綠色消費,避免盲目攀比和鋪張浪費,選擇環保的節慶方式,減少煙花爆竹的使用,等等。除此之外,節日里還可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關心幫助困難家庭。通過我們的文明行為,向社會傳遞家庭文明建設的積極信號,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文明建設當中來,共同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過節期間加強家庭文明建設,離不開每個家庭的自覺行動,與此同時,也需要外在力量的適時介入。政府和社會各界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引導和宣傳,通過開展文明家庭評選活動、舉辦家庭文明建設講座、發布文明過節倡議書等,營造濃厚的家庭文明建設氛圍。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文明建設是社會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從此刻做起,用文明的行為、和諧的氛圍、文化的傳承,為家庭文明建設添磚加瓦。讓家庭成為文明的港灣,令文明之花在家庭中綻放,也從而使我們的社會因家庭文明建設而更加美好。(漳州文明網 周慧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