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漳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綜述
2024年以來,漳州市委文明辦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全社會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有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增強,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加快推進漳州建設“田園都市、文化名城做出積極貢獻。
突出價值引領,堅持以德樹人,文明培育見行見效
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培育文明風尚,堅持立德樹人,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強化向上向善道德風尚建設,進一步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
做好先進典范推薦選樹。印發《中共漳州市委文明辦關于做好推薦參評“中國好人”“福建好人”有關事項的工作提示》,積極建立健全網上培育選樹機制,推薦選樹了一批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的先進典范。今年3月召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推薦評選工作業務推進會,形成上下聯動工作合力。今年以來,推薦選樹了一批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的先進典范,盧海珍入選“感動福建”十大人物;黃建宏入選“感動福建”十大人物提名獎;吳志雄入選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鄭明妹入選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
做實道德典范幫扶禮遇。持續關心、關愛、禮遇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今年以來,開展走訪摸排各級道德典范累計350人次,加大禮遇扶持力度,及時發放幫扶慰問金。共召開典范座談11場次;市級發放慰問金20.9萬元,幫扶道德典范37人/組。編印《德耀漳州》一書,收錄全國、省、市級道德模范共計145人(組),歷年獲評“中國好人”“福建好人”稱號的共計240人(組)。
做好先進典型示范引領。組織典范開展宣講活動,形成崇德向上的社會風尚。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線下道德典范宣講活動36場次,覆蓋群眾2200余人次;線上開展道德典范宣講及發布視頻22則,累計觀看量近2萬人次。今年8月,漳州市成功舉辦福建省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漳州交流會系列活動,提高全市市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的文明程度,產生積極的向上向善道德風尚效應。
突出提質增效,堅持服務群眾,文明實踐深化拓展
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工作部署,按照“循足跡悟思想”“傳文化承精神”“樹新風揚新貌”三個主題,在建好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基礎上,樹牢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本質要求,全面提升文明實踐的陣地作用。
積極打造文明實踐品牌。全市累計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1萬余場次,受眾近30萬人次;舉辦“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850場次,共計20萬人次參與;組織“新時代宣講師”以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開展宣講40場次、受教育群眾1500余人次;突出精準服務的特色,把小修小補等特色服務,引進文明實踐站,使文明實踐的成效可感可見,打造出閩南文化圩日、“小愛六項”“市井氣+人情味”“幸福橋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品牌。
抓好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作。重點抓好6個省級、45個市級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單位工作。今年來,共建單位雙方開展活動100多場次,受眾近萬人次。發揮文明單位與實踐中心(所、站)之間的資源流動,最大限度提高使用率。
加強文明實踐隊伍建設。先后分三批建立確認了29支漳州市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先鋒隊并進行授牌,志愿服務先鋒隊人數達2600多人,主要涉及理論宣講、扶貧幫困、應急救援、文化文藝、衛生環保等領域,進一步穩固和建強漳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深化文明實踐活動。
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服務基層,強化鄉風文明建設主體。今年來,全市移風易俗“好村居、好帶頭人、好事例”三好典型開展主題宣傳活動90場次,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近百場,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宣傳手冊8萬余份,加強了移風易俗典型示范引領,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
突出改進創新,堅持為民利民,文明創建常態長效
按照改進創新創建的思路,摒棄路徑依賴,把牢文明創建為群眾的本質要求,增強了群眾在文明創建的話語權,突出文明城市為人民,形成文明創建為人民,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
進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設平臺功能。提升完善漳州精神文明建設平臺功能,建設209個點位210個前端監控,錄入116個責任單位130條創建指標,創建36種重點難點問題的數據模型,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重大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實現了文明創建全過程的數字化、標準化、可視化。其中,“一屏看全程”得到了新華社等媒體的好評并刊發。創新推出線上“隨手拍”功能,探索“四單”模式,讓文明創建與群眾“零距離”,使創建過程成為密切黨群關系、共建共享共美的過程,成為激發創建新動能、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2024年,通過平臺派發問題清單2832個,已處理2828個,整改率達99.86%。
保持創建常態長效。摒棄以督查檢查、通報排名、約談問責等方式傳導工作壓力的路徑依賴,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對工作有成效、有特色的單位、縣(區)予以創建經費補助支持,鼓勵主動擔當作為。今年來,撥付薌城區等6個縣(區)、全國文明村、老舊小區等地經費共90萬元,基層創建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組織常態化長效化的督查和檢查制度,鞏固創城的成果。得到了來漳調研的中央文明辦創建局梅鋒副局長充分肯定。
注重分類指導。對照新版指標體系進行梳理分析,加強對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的創建指導,組織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創城業務工作培訓、全國文明村材料申報培訓等,實地走訪國網漳州供電公司、稅務、海關、法院、紀委等單位,引導各級各部門盡快掌握新指標、新要求,在創建中做到精準有效對題作答,促進文明創建水平整體提升。
突出齊抓共管,堅持鞏固提升,未成工作走深走實
聚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積極創新形式、手段、載體,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育人網絡不斷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教育陣地得到鞏固拓展,社會文化環境持續凈化,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氛圍日益濃厚。
完善工作機制。印發《2024年漳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任務分解方案》《漳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和成員單位職責》等文件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各職能部門工作職責。
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系列教育活動。組織2024年“新時代好少年”推選學習宣傳、“百園千校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經典誦讀”“童聲里的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等主題活動。
注重未成年人培育選樹。確定10名“2024年漳州市‘新時代好少年’”,其中,邱祺緣入選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推選優秀合唱作品《聽水仙花開的聲音》入選“童聲里的中國”全國少年兒童合唱活動推薦曲目。(漳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