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我喜歡畫畫,我的心愿是收到一盒馬克筆,這樣我就可以畫得更好看了。今天,我收到了‘福愛媽媽’精心為我準備的馬克筆,我非常開心。”
近日,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漸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福建省婦聯舉辦的“把愛帶回家 同心護成長”福建省2025寒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讓現場孩子們感到滿滿愛意。活動現場,在廈就學的江西籍在閩務工人員子女世宇小朋友收到“福愛媽媽”給他精心挑選的心愿禮物,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感激之情。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國婦聯等16部門的工作部署,連日來,福建省各地婦聯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寒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幫助兒童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平安、溫暖的假期。
以文化人,滋養童真
“春光明媚,是實好天時。桃紅柳綠,茵草如絲。紅醉海棠,曲轉鶯聲。”
南音,發源于福建泉州,又稱“南曲”“弦管”等,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在泉州市惠安縣凈峰鎮西頭村南音會館,村兒童南音隊古韻婉轉、弦樂曼妙,優雅婉轉的曲調和細膩豐富的演唱吸引了眾多的老少朋友們前往聆聽觀看。
“過新年,貼春聯,大人小孩笑開顏。穿新衣,戴新帽,歡天喜地放鞭炮。又請客,又串門,還能拿到大紅包。春到人間喜氣添,家家戶戶過新年。”
在快板聲聲中,南平市建陽區將口鎮芹口村的“把愛帶回家 同心護成長”少兒公益“村晚”開場了,《村娃鬧春》《好運來》《大中國》等舞蹈、詩歌朗誦、快板、古箏表演接連上演,為鄉村兒童們帶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洗禮。
寒假恰逢新春佳節,各地婦聯以知年俗、尋年趣、品年味、享年歡為主題,組織開展“把愛帶回家·拾憶非遺”非遺文化技藝、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引導家長和兒童在探尋傳統非遺的獨特魅力中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
親子陪伴,益童成長
“媽媽,我怎么跑不快啊。”“寶貝,別著急,跟著媽媽的節奏,咱們一、二,一、二,跳起來!”
在寧德市“把愛帶回家 同心護成長”2025年親子運動公益活動中,爸爸媽媽和孩子一同鉆進大大的 “袋鼠袋”,一蹦一跳地朝著終點奮力前進。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在空氣中回蕩,家長們則扯著嗓子為孩子加油助威,那聲音仿佛要沖破云霄。
書香流韻,“閱”啟新春。在南平,南平市婦聯攜手市新華書店推出“同悅書香伴成長”親子閱讀活動品牌,10個縣(市、區)接力開展親子閱讀體驗活動15場,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共沐書香,“閱”見美好!
“爸爸,我要畫漂亮的煙花,好多好多的煙花。”“我想設計一個有蛇的福字。”“我會畫魚,年年有魚。”
在廈門,湖里區婦聯邀請40組親子家庭齊聚惠和石文化園,共繪百米長卷,家長與小朋友們情緒高漲,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繪畫中,大家團結協作,以畫筆為媒介,描繪2025蛇年景象,通過藝術創作展現新年的美好愿景。
各地婦聯針對寒假春節期間親子共聚時間增多實際,組織開展“共育未來·牽手成長”家庭教育指導實踐及運動健身、親子閱讀、益智科普、勞動實踐類親子活動,吸引家長帶領孩子走進社會大課堂,在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培養精神中共同收獲成長。
安全守護,平安童行
“我現在背著的是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是供我們呼吸器官免濃煙、毒氣、高溫、刺激性氣體或缺氧傷害的保護設備。每周要進行一次全方位氣密性檢查。”
在福州市2025年寒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中,消防員哥哥一邊向孩子們介紹專業消防物品,一邊向孩子們科普消防安全知識。
“小朋友們,如果我們不小心被糖果或其他食物卡住喉嚨,一定要保持冷靜,避免驚慌和吞咽其他食物飲料,可嘗試咳嗽、海姆立克急救法自救,若無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盡快就醫,正確處理可避免嚴重后果,確保生命安全。”
莆田市婦聯邀請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和市兒童醫院的醫生們,為家長和孩子們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與兒童心肺復蘇術。
“過大年、放鞭炮,小朋友們真熱鬧。兒童十三未成年,家長陪著去放鞭。放炮遠離易燃物,躲開人群和油庫。地溝水溝沼氣多,在此放炮闖大禍。”
在閩清縣2025年寒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公益冬令營,大學生志愿者小王針對寒假期間多發的煙花爆竹、交通事故、火災、燒燙傷等意外風險,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真實的案例以及趣味問答向孩子們進行詳細講解。
兒童安全是寒假關愛服務活動的重中之重。各地婦聯聚焦兒童寒假可能面臨的意外傷害、違法侵害和心理困境,大力普及安全自護和心理調適知識技巧。推出安全知識小錦囊、應急科普小課堂,幫助家長和孩子們掌握安全防護與應急避險的知識技能。
希望在這個寒假
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關愛中茁壯成長
收獲滿滿!
讓我們共同陪伴孩子們
度過一個溫暖、快樂、有意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