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東南網1月23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徐文錦)
群眾安全感率保持在99%以上高位,平安建設績效持續保持全國前列……過去一年,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底色更亮、成色更足,這背后離不開我省各級政法機關、政法干警接續奮斗、久久為功,齊心把“平安是福”的基層答卷寫在八閩大地山山水水間,寫在人民心中。
人民至上
托起“穩穩的幸福”
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
去年6月,漳州南靖縣一小區沿街商戶違規占用小區公共空間,引發業主、商戶和物業之間的糾紛,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質量。因事情涉及多方利益,一時難以協調,一小區業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平安漳州e家”智治平臺將事情發送給了綜治中心。收到信息后,南靖縣綜治中心立即派員實地走訪了解情況,制定工作方案,從調解專家庫中選派擅長處理物業糾紛的調解員,最終促成各方握手言和。
群眾有了糾紛,需要一個“說理的地方”。如今,走進集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法律服務、平安法治宣傳等于一體的綜治中心,就能夠“一站式”解決。這背后,是全省政法系統整合資源力量、健全聯動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建好建強省市縣鄉四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生動實踐。去年,我省召開全省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推進會,推動各地進一步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范化水平。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需要引導各方專業力量向一線匯聚,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太感謝專家了,下這么大雨還親自上門,現在賠償款拿到手了,我可以安心養傷了……”龍巖漳平市市民老李口中的“專家”全稱是“首席法律咨詢專家”。之前他在采茶時意外摔倒受傷,與茶企就勞務傷害糾紛賠償事宜協商未果,在漳平市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值班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曾志嬌的幫助下,事情順利得到解決。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動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和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依托綜治中心、會員之家等平臺,織密覆蓋縣鄉的法律服務網絡。全省共建立“首席”專家庫94個、選聘首席專家900多人,建立法學會服務站點1200多個,南平武夷山國家公園專家景區聯系點、寧德海上社區“會員工作室”等特色鮮明的服務站點扎根基層,為平安建設最前沿提供有力專業支撐。
福建山海大觀奇秀甲東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吸引境內外眾多游客徜徉其間,但涉險公共區域安全防護工作也艱巨繁重。我省持續加強部門協作聯動,壓實安全管理責任,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加強重點區域巡查防護,較好地從源頭防范涉險事故發生。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省委政法委著力加強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聯合省教育廳等13個部門制定我省專門學校建設和專門教育工作實施辦法。目前,全省專門學校數量已達7所,即將完成“一市一校”布局。
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我省先后完善《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實操指引》等15項工作制度,優化升級信訪工作法治化大數據平臺建設和“信訪云”數智化業務系統。去年,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100%、初信初訪一次性化解率達98.4%,平安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提質增效
護航高質量發展
放眼八閩,處處涌動著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熱潮,描繪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圖景。我省各級政法機關結合職能、因地制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法治之力。
隨著我國企業與國外品牌深度接軌,國外品牌“假授權”等不法現象時有發生。去年,泉州晉江市某公司就遇到了這一情況,犯罪嫌疑人張某提供給該公司一張挪威某品牌的授權書,并下單請該公司生產該品牌皮鞋,但公司交付價值1200多萬元的貨物后未收到貨款。晉江市公安局接到報案后,第一時間通過官方渠道與挪威當地聯系取證,明確張某并沒有獲得挪威某品牌的授權,突破了辦案最大難點。在偵辦案件之余,晉江市公安局還積極為受害公司爭取時間,挽回原材料和資金鏈斷裂帶來的損失。
法者,治之端也。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對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來說,在廈門發展的近14年中,這兩年最為忙碌。“我們積極參與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入駐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為客戶提供觸達全球的高效法律服務。”北京盈科(廈門)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張有為說。
建設海絲中央法務區是我省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對外開放大局的重要舉措。去年,我省成功舉辦第四屆海絲中央法務區論壇,揭牌啟動海絲中央法務區檢察服務中心、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廈門國際仲裁院等18個法務、泛法務項目。目前,法務區集聚法務、泛法務和法務科技企業、機構超4000家,累計服務企業超2萬家。
如何更好助力高質量發展?數字賦能是全省政法機關給出的答案。
一宗5250頁重達25公斤的紙質卷宗轉成1.2GB的電子卷宗后,從公安機關線上流轉到檢察機關不到6分鐘,如此高效源于全省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的建設應用,促進執法司法辦案模式由郵寄交換、車載人遷向線上傳輸、瞬時可達的全新變革。目前,全省政法機關已經線上流轉案件26萬件,移送卷宗和文書204萬件次,不僅做到流轉“零距離”“秒到達”,還實現流程自動監測、提醒糾錯補瑕、推進堵漏建制,促進執法辦案規范化。
“只要動動手指,在手機上一點就可以簽名交錢,文書還可以‘裝’在手機里帶回去,再也不用趕著去排隊處理了。”近日,從業10年的貨車司機賴先生迅速完成了“未按照規定的周期和頻次對車輛進行檢驗檢測”的違法處理。這樣的體驗,得益于福建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閩執法”的推廣應用。
“閩執法”平臺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與行政執法實踐,執法人員可以隨時隨地處理執法任務,實現執法信息的即時上傳、案件處理的在線流轉和執法文書的電子生成,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福州市升級“e體+治理平臺”,在政法系統深度應用的同時,打通平臺和部門限制,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實現全市基礎數據共享;莆田市構建“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把安全生產、信訪、矛盾糾紛化解等重點板塊功能疊加上圖,將數據資源落到最小單元,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數字化治理體系……全省各地積極探索數字化新模式新應用,切實提升政法工作現代化水平,以高質量法治護航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改革創新
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改革創新是新時代政法工作的強大動力。在三明市涉案財物跨部門集中管理中心,運用智能物聯、物證盤點、數據支撐等技術,對涉案財物實行分區分類、“一案一檔”、“一物一碼”管理,還能提供上門取件、統一保管、押運送件、遠程展示、受托處置等服務。三明市探索創新“國企投資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托管方式,通過線下建設集中管理中心,線上建設信息平臺,有效破解涉案財物保管難、移送難、上繳難等問題。
這是我省政法工作改革的縮影之一。316項公安政務服務“最多跑一趟”,254項高頻事項及涉企業務“一窗通辦”;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獲批設立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首創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調查官制度;首創“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綜合治理”三位一體生態檢察模式……一批具有福建標識的政法改革成果,正不斷從一地一隅走向全省全國。
事業興離不開隊伍強。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必須鍛造一支政法鐵軍。
在黨紀學習教育期間,全省政法系統舉辦“清風廉韻潤海絲”廉潔文化美術書法攝影展示活動。一卷卷正氣充盈的書法,一幅幅清風洋溢的畫卷,一幕幕真情為民的瞬間,傳遞著公正嚴明的福建政法主旋律。“廉潔是鐫刻在中華民族血脈中的文化基因,更應是我們政法人的畢生信條。”現場,政法干警有感而發。
去年以來,全省政法系統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加強自身建設,把“六大紀律”作為政法工作的鐵規禁令深入貫徹落實。既嚴管也厚愛,通過舉辦全省法治人才培訓班,首期涉臺法治人才、涉外法治建設專題培訓班等,提升履職擔當素質能力。
激發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精氣神。我省持續推出“福建政法群英譜”系列宣傳報道,泉州市公安干警陳煥林獲評“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也是全國公安系統唯一獲選者。建寧縣法院獲評全國模范法院,泉州市中院張得意和漳州市薌城區法院黃東標獲評全國模范法官。莆田市曾先鋒、龍巖市羅金釵兩位政法老兵,退休后繼續在調解戰線發光發熱,獲得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站上新起點,福建政法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永葆為民初心,守護八閩大地平安法治的清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