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1月22日訊 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發源地,三明市堅持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推動厚養禮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社會風尚深入人心。
尤溪縣管前鎮皇山村移風易俗宣傳
用好村規民約
三明市充分發揮村“兩委”、老年協會、宗親聯誼會、紅白理事會等社會組織作用,在修訂完善村規民約過程中,充實喪事簡辦等約束性內容,對不良殯葬行為進行勸阻,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簡辦喪事的新習俗。如明溪縣蓋洋鎮溫莊村規定置辦酒席規模限制在15桌之內,每桌費用不超過650元;明溪縣沙溪鄉梓口坊村明確喪事辦理時限不超過3天;泰寧縣開善鄉余源村村民們共同約定白事每桌8至10個菜品,簡約莊重。在新村規民約的影響下,全市各村鎮紛紛破除陳規陋習,淳化鄉風民風,攜手共育文明殯葬新風尚。
寧化縣開展“擯棄婚喪陋習 倡樹文明新風”主題宣傳活動
抓好文明創建
三明市將殯葬領域移風易俗有機融入城鄉精神文明創建之中。在文明村鎮創建中,積極支持鼓勵農民開展自創自導自演的文藝活動,同時注重培育開展特色“村”字號農民文體活動120余場次。以文明單位創建為契機,通過結對共建推動優秀資源下沉,累計開展鄉村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共建活動380余場次。在文明家庭評選中,堅持將孝老愛親作為評選推薦的重要標準,去年12月新推薦2戶為新一屆全國文明家庭候選對象。
建寧縣伊家鄉陳家村組織黨員簽署移風易俗集體承諾書
樹好先進典型
三明市同時積極發揮黨員干部、先進典型及鄉賢能人的帶頭示范作用,大力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尚。如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村民鄭梁富,是村民代表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在父親去世時積極響應移風易俗號召,打破傳統,將村俗7天的葬禮縮短至兩天半,簡辦喪事,開了村里白事簡辦、退禮且不辦答謝宴的先河。尤溪縣湯川鄉丘山村由村黨支部負責人牽頭組織,老齡協會賢達、各族房村民參與,共同商議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將治喪時間壓縮至3天,提倡24小時內送殯、72小時內入葬,辦喪隨禮約定在100元以內,用現金回禮取代實物饋贈,堅持不請戲班子、不大操大辦,節儉文明辦喪。(三明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