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廈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線路首場走訪活動舉行。
走訪團成員走進仁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了解名人故事。
城市如樹,歷史為根。廈門的一街一巷、一磚一瓦,都鐫刻著歲月的痕跡,漫步其間,不經意間便能感受到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獨特的魅力。
1月19日下午,廈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線路首場走訪活動舉行。廈門市中小學生、市民群眾代表以及海西晨報小記者等組成走訪團,沿著思明區“傳承好家風”文明實踐精品線路,走進仁安社區、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江夏堂、新華書店(中山路店)、廈門僑批展廳等地,開啟了一段探尋廈門文化的旅程。
為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作用,整合中心(所、站)周邊資源,更好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今年,中共廈門市委文明辦精心策劃并推出多條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線路,旨在讓市民群眾能在活動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對文明實踐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從而進一步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邊走邊看邊聽
深入了解傳奇故事
在繁華喧囂的廈門中山路旁,藏著一個面積約0.35平方公里的社區——仁安社區。仁安社區雖小,漫步其間,轉角便能邂逅名人故居。這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文化人”的工作提供了豐厚的人文沃土。
據統計,仁安社區轄內有名人故居13處、文化老街巷18條、歷史風貌建筑28處,家風家訓代代相傳,是一個人文薈萃、充滿傳統歷史文化氣息的社區。活動首站,走訪團成員在仁安社區居民方耀庭的帶領下,穿梭在狹窄而充滿故事的街巷之中,參觀了王人驥、陳江海、盧嘉錫、陳化成、黃世金等多位名人的故居,以及劉惜芬紀念館等地。走訪團邊走邊看邊聽,深入了解這些名人的傳奇故事及其展現的優秀品德。
隨后,走訪團來到了江夏堂。大家聆聽了武狀元黃培松的英勇事跡,感受到了江夏黃氏家族的家國情懷。
走訪團的足跡還延伸到了新華書店(中山路店)、廈門僑批展廳。廈門僑批展廳是全國唯一的、在百年前經營僑批業務的銀行原址上建設的僑批展廳,通過豐富的展品和生動的介紹,展示了僑批背后的感人故事,彰顯了海外華僑對祖國的熱愛之心。
記錄所見所聞
理解傳承美好品德
在整個走訪活動中,走訪團成員沉浸在歷史的長河中,邊聆聽講解、邊深入思考、邊用心感悟。廈門市松柏小學一年級學生王樂瑤不僅是一位專注的聽眾,更是一位熱情的小向導,她一邊用智能手表記錄著所見所聞,一邊分享著自己的見解與感悟。她興奮地表示,這是她首次踏入仁安社區,沒想到中山路周邊竟然隱藏著如此多的名人故居。特別是在參觀陳化成故居時,她被深深打動:“真沒想到,這位民族英雄的居所竟如此簡樸。”
市民李女士帶著10歲的孩子,一同踏上這段文化之旅。她表示,這樣的實地探訪活動,對于孩子來說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能夠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名人故事,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并傳承名人的美好品德。
同樣,廈門市瑞景小學三年級學生竺子錚在參觀僑批展廳后,深入了解了海外華僑的歷史和文化,深刻感受了僑批所傳遞的愛國情懷和艱苦奮斗精神。他滿懷激情地說:“以后有機會,我也要帶著我的同學們沿著這條線路再走一遍!”(廈門文明網 海西晨報記者 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