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百節年為首,中國農歷新年一一春節(俗稱新春、新年、大年等),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佳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傳統意義,回家團聚過年成為每個中華民族兒女心中抹不去的情結和執念。每年春節前后,天南地北的人們提著大包小包,不遠千里萬里,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從一座城市赴另一座城市,長途和中短途出行交織,奔赴一場場滿載團圓與幸福的旅程,發展成為了獨屬于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一一春運。
文明出行是春運繞不開的話題。萬水千山為愛歸家,年年春運,回家是不變的主題,2025年春運已于1月14日開始。春運期間數十億人出行,跨區域人員流動性加速、加大,客流、車流暴增,加上可能出現的復雜天氣、旅途勞累、歸鄉心切以及各種無法預測的因素,致使春運旅途存在許多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但是,不管旅途的方向指向哪端,歸途的終點落在哪方,只要踏上旅途,文明出行就是保障春運期間“流動的中國”交通秩序井然、旅途平安順暢的關鍵所在,就是維持社會有序運轉的基石。
維持良好的春運秩序,確保春運安全,事關每一個出行旅客的切身利益,需要所有人將文明裝進旅途的行囊,積極踐行社會公德和傳統美德,自覺遵守文明規定,文明出行。當前,我們的出行環境與條件都在變好,無論山有多高,水有多長,路有多遠,都有人堅持守護著回家的路。踏上春運旅途,我們要從自身做起,于小事著眼;從現在做起,于細微處改進。要自覺遵守各種交通法規和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愛護公共設施,用自己點滴的文明言行點綴著回家路上最美的風景,讓春運旅途充滿文明氣息。
踏上春運旅途,每個人都是文明春運的參與者和守護者,作為文明春運的“主角”,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答好文明這道“必答題”。良好的出行環境,便捷的出行方式,只有每個人去珍惜、去呵護才能使出行體驗更加美好。一些人的不文明行為,不僅會不同程度擾亂社會公共秩序,也會影響其他旅客的出行體驗,影響大家“春運路上”的幸福感。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每一個人要增強文明意識,將文明出行的“種子”植根到心中,積極涵養文明出行意識,自覺踐行良好的行為規范,時刻與文明相伴,做文明出行的傳播者、踐行者,匯聚文明的力量,共同繪就充滿溫馨和活力的“中國春運”畫卷。(廈門文明網 吳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