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同安區不斷創新文明實踐機制,滿足群眾精神文明需求。(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月13日訊 文明,是同安的城市底色。走在這座千年古城的大街小巷,總能和文明不期而遇——一處處文明陣地蓬勃發展、一幕幕文明宣講匯聚人心、一場場文明實踐豐富多彩……在同安區委、區政府領導下,2024年,同安區不斷創新文明實踐機制,滿足群眾精神文明需求,努力建設現代化文明城區。
小平臺建起大陣地
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2024年,同安各文明實踐站與企業、學校、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活動站緊密相連,聚合文明力量,引入資源,形成一個個文明實踐陣地,成為同安人日常生活的“標配”。
同安區廣泛建設愛心文明實踐崗,打造12家“愛心餐飲店”、15家志愿服務驛站的愛心實踐崗,配發“愛心守護 就在身邊”愛心藥箱47個,開展文明實踐愛心便民服務。
截至目前,兩批10家愛心餐飲店累計為臨時困難群眾提供愛心餐520余人次,“愛心屋”線上線下累計營業額超3890萬元。
精準對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定期舉辦“周末星光影匯”,免費播放愛心電影36場,服務1萬余人次,同步面向群眾收集電影播放“心愿單”(共34部電影),并播放。
東海社區口袋公園融合“五福”元素,展示12位同安本土名人生平經歷,構建起一條“文化風”與“文明風”相融相映的文明實踐文化長廊,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助力筑牢文化根基。增設愛心休息椅、愛心服務驛站等便民設施,成為群眾的“加油站”。
同安區拓展區域特色文明實踐品牌活動路線。(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小活動釋放大能量
文明實踐凝心聚魂
同安全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為著力點,深入挖掘實踐站特色活動資源,開展豐富實踐活動,整合打造“一站一品”,豐富多彩的文明活動連番上演,吸引廣大群眾前來參與,進一步發揮文明實踐的感召力。
2024年,同安區結合蓮花、汀溪、新城區域優勢特色,守正創新,拓展“文明實踐+”路徑,打造“山水蓮花,初心之路”“生態汀溪,樂活實踐”“浪漫濱海,活力新城”等3條區域特色文明實踐品牌活動路線,實現“特色串點、精品連線、聯建成片、帶動全域”文明實踐品牌活動格局,擴大文明實踐服務覆蓋面,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同安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陣地,整合“理論宣講輕騎兵”“松柏林宣講隊”等師資力量近300人,定制文明實踐課程“菜單”近千種,針對群眾個性化需求,開展安全生產、交通文明、法律普及等系列“文明一堂課”活動16場,服務群眾500多人次。
“銀城微心愿”活動項目面向孤獨癥兒童、失獨老人等特殊困難群眾征集微心愿,鏈接社會愛心資源,精準幫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截至目前,累計圓夢“微心愿”1724個,發放圓夢愛心物資價值近80萬元,文明實踐愛心氛圍濃厚。
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大舞臺”,開展“迎國慶 頌黨恩——同在國旗下 安居銀城里”主題活動,動員群眾上千人,參演群眾500余人,以百姓大舞臺文藝展演為載體,積極弘揚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小宣傳產生大效應
文明培育涵養風尚
2024年,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多種形式策劃、組織、開展涵蓋文明培育、移風易俗、文明旅游等領域的主題宣傳活動,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結合元旦、中秋、國慶等時間節點,開展“志愿者嘉年華”等實踐活動,全區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實踐活動1萬余場次,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堅持用正面聲音、主流價值、先進文化,放大文明實踐影響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融合發展,發布制作刊播“同娃說不行”曝光臺28期,推出“同娃有說法”29期,拍攝《守護雙子星》《文明之花綻放的樂園》《孝道如微風》等宣傳視頻17個,其中軍營村《出路》宣傳片,在戶外融媒體矩陣播放的日均覆蓋量高達300萬人次。
加強移風易俗宣傳,在蘇厝村、垵爐村、上厝村、古坑村、東山社區設置家風家訓長廊。充分利用“同安文明衛士”移風易俗App,嚴格落實申報、審核、檢查工作,申報婚喪喜事399場。全區累計簡辦白事2000多場次、喜事新辦1900多場次、各類民俗節日不宴請500多場次,累計為群眾節省開支約3億元,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良好氛圍,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同安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