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林心愛(右二)解答居民有關老舊小區改造的疑問。
“進來坐,喝杯茶。”溫柔的聲音、始終掛在嘴角的微笑,讓人感覺十分親切,她就是廈門市思明區嶼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林心愛。今年是她從事社區工作的第25個年頭。
嶼后社區位于思明區筼筜街道,人口密度大,人員構成復雜,還包含一個城中村——嶼后村。2018年,林心愛來到嶼后社區任職。在她的帶領下,近年來,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標準化建設,嶼后社區治安、環境、衛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近日,在嶼后社區居委會辦公室,當記者問起是什么讓社區變得越來越好,林心愛口中蹦出了一位位熱心居民的名字。她說:“社區能像現在這樣幸福美好,多虧了熱心居民的支持和幫助,他們都是社區里的‘寶’。”
林心愛告訴記者,住在米粉廠宿舍的吳瑞仁,今年已經76歲高齡,有一次半夜得知樓棟外立面墻皮脫落,立刻推來附近的自行車停到墻下充當“警戒線”,以防居民被掉落的墻皮砸傷;家住郵電宿舍小區的沈江騰,是小區的“幕后英雄”,除了日常關心社區的大事小事,他還推動小區重新成立業委會;還有嶼后村的居民江天祝,幾十年如一日積極參與巡查防控、便民服務、政策宣導等工作,成為居委會與居民們溝通的橋梁……一樁樁一件件熱心居民的暖心事,林心愛全部記在心里,每每談起,如數家珍。
去年,嶼后社區牡丹園獲評廈門市“最美小區”,業主自發捐款改造的小區大門和保安崗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熱心居民從來不圖回報,他們的每一條建議、每一個舉動都是真心想要社區變得更好。”林心愛說,熱心居民的無私奉獻令人感動。
據林心愛介紹,目前嶼后社區還有不少無物業小區,未來希望能夠引進“大物業”,讓小區管理更加規范化,讓居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希望有更多熱心居民涌現,大家一起愛護、守護咱們的嶼后社區,讓社區更有凝聚力、居民生活更有幸福感。”(海西晨報記者 黃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