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一座城市的文明,是一個地方的驕傲,更是城市的內在生命力。在平潭這座美麗的海上島嶼,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就像閃亮的北極星,指引著一方百姓揚帆遠航,駛向嵐島文明的美好未來。
2024年以來,平潭綜合實驗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一島兩窗三區”戰略藍圖,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大局,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不斷揚帆遠航,譜寫出新時代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示范帶動 引領文明新風尚
文明風尚的蔚然興起,離不開榜樣力量的有力助推。近年來,實驗區堅持典型引領、示范帶動,持續開展“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的評選活動,讓身邊的榜樣講述身邊的故事,用身邊的故事感染身邊的人。截至目前,推選1名入圍“中國好人榜”,評選出20名區級“新時代好少年”,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實現了“一次評選,多次傳播”的良好效果,營造濃厚的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
除了選樹典型,實驗區還積極搭建宣講平臺,構建領導示范、專題宣講、基層宣講三級聯動的宣講體系,讓更多的人成為文明的傳播者。“平潭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當地政府對我們臺胞特別關注、友善,所以我們也想將自己在平潭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人。”2024年10月,臺胞楊哲安在“追隨領袖足跡 學思踐悟新思想”微宣講比賽上的一番話,引來了臺下陣陣掌聲。
當天,來自各單位、各行業系統的選手圍繞主題,用“小故事”折射“大主題”,為觀眾帶來一場有料有味的思想“盛宴”,最終9名青年宣講員和10名在嵐臺胞宣講員脫穎而出,加入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真寶貝”嵐臺融合宣講隊,為實驗區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
作為傳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2024年以來,“真寶貝”嵐臺融合宣講隊、鄉村講師團等各類宣講隊伍已經開展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共畫嵐臺同心圓”、電影藝術宣講等一系列宣講活動近300場,直接受眾超2萬人次。從“青年人在新時代下的使命與擔當”到“兩岸文化融合打造共同家園”,一場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講,不僅為群眾帶來黨的“好聲音”,還將文明新風吹遍嵐島每個角落。
陣地延伸 拓展文明新魅力
文明實踐陣地是凝聚力量的重要載體,只有建好文明實踐陣地,才能讓文明實踐活動生根發芽。
“這個臺胞交流中心太棒了,我要跟我的臺灣朋友好好介紹一下。”在實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兩岸融合活動基地,企業科技創新宣講、“我們的節日”交流聯誼等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文明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惠及臺胞超1.7萬人次,以情促融,在嵐臺胞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
在實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醫療服務基地,群眾不僅可以通過沉浸式體驗獲得應急救護知識,還能夠參與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主題沙龍活動,讓群眾從內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視生命。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平潭綜合實驗區家庭教育研究會“四方聯動,八面開花”家庭教育公益行動項目榮獲第六屆“善行八閩——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二等獎。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著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實驗區聚焦未成年人成長,創新打造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未成年人體驗站,為未成年人提供專屬成長空間。生命健康、法治宣傳、中醫文化……2024年以來,平潭圍繞豐富主題,開展未成年人社會實踐活動累計達70余場次,受益未成年人超2000人次。與此同時,農村“公益學堂”增加至5個,實現了4個片區學堂建設全覆蓋,以“定制課程+精準服務”模式,累計服務青少年達256名,讓平潭孩子有“趣”處,尋“樂”土,獲“益”方。加強少年兒童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美育在立德樹人中的獨特作用,組織開展“童聲里的中國”主題合唱活動45場次,吸引超2.1萬名中小學生參與。
平潭綜合實驗區始終將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當作開展服務的源頭與歸宿,持續打造服務共享“活力圈”。目前,實驗區已延伸拓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法治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探源教育基地等不同類別的33個文明實踐基地、8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5個文明實踐未成年人體驗站,整合多方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2024年以來,實驗區各單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舉辦“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我行動”等各類活動超7000場次,線上線下惠及群眾達70萬人次。聚焦文藝惠民、非遺傳承,加大展演力度,推動貝雕、藤牌操、詞明戲、嵐臺傳統傘燈等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開展非遺實踐課堂36場次、民俗展演22場次、街頭“藝”演11場次,吸引群眾超10000人。
利民惠民 繪就文明新畫卷
在城市品質提升的道路上,平潭綜合實驗區上下同欲、勠力同心,以“繡花功夫”推進實驗區“一島兩窗三區”建設。實驗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2024年完成老舊小區提質改造10個,建成口袋公園3處,新增公共停車位300個,水下考古基地、殼丘頭遺址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投入使用,不斷提升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群眾由衷感嘆:“平潭真的是越來越好啦!”
近年來,實驗區越來越多的群眾以志愿者、監督員等身份,參與到創建中來。特別是文明創建與旅游品質提升同步推進以來,實驗區持續深化“黨員帶頭、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帶動干部群眾,開展全民大掃除行動,持續改善嵐島面貌。以“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為主線,直播開展“隨機查餐廳”行動10余次,由群眾“點單”共查餐飲服務單位30余家。積極行動,打擊旅游服務行業“宰客”、計量具作弊等亂象,累計立案查處違法案件208件,推進誠信建設。
細微之處在于多項整治,更在于用心服務。作為圍繞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2024年以來,實驗區聚力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推行“一窗通辦、全島聯辦、全程網辦”,群眾平均辦事等候時間由42分鐘縮至10分鐘以內,92%的公共服務事項辦結時長縮短至30分鐘內,省網“好差評”評價服務滿意率達100%。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下一步,平潭將持續厚植文明沃土,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走深走實——以文明促發展,強基鑄魂。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圍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深化“童心向黨”主題活動,開展“講習爺爺在福建的故事”教育實踐活動,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感動福建”人物、道德模范、“新時代好少年”等各類先進典型選樹推薦、學習宣傳和禮遇關懷;深化“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時代新風宣傳教育。
用文明實踐添彩群眾幸福生活。深化拓展“循跡再奮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程,持續推進文明實踐品牌項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做宣講、傳文化、揚新風、送服務,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深入實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我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過佳節”等主題活動。
以文明創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繼續推動上樓村“福于兩岸 融于上樓”、龍海村“閱讀小鎮”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樣板打造,探索“融合”基因,縮小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差距。推進文明鄉風建設工程,組織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倡導文明殯葬、婚事新辦,弘揚文明新風。
回望“來時路”,實驗區精神文明建設已然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展望“未來道”,實驗區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在平潭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為奮力譜寫“一島兩窗三區”建設新篇章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見習記者 劉宇捷 通訊員 馮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