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落實好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產銷保供,確保市場供應穩定。
民以食為天,“菜籃子”的重要性無須贅述。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受氣候變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全國各地農貿市場上的糧油肉蛋奶果蔬等價格“同升共漲”,“買菜難”“菜價貴”成了民眾心中的痛。加之元旦春節將至,近期“菜籃子”中的雞蛋、蔬菜、牛羊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這看似是一個小問題,背后卻關乎大民生。
“惠民菜籃子”是穩定物價的風向標。“賣菜難”連著田間地頭的農民,而“買菜貴”又連著千千萬萬的市民。近日起,伴隨省政府聚焦解決惠民政策落實落細,全國各地商超門店積極打造“惠民菜籃子”升級版,無疑有助于節日市場供應充足,既讓廣大民眾買到物美價廉的新鮮蔬菜,又可以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
群眾的“菜籃子”是否拎得穩,直接影響群眾的生活成本與生活質量。近年來,市民“菜籃子”里有新鮮蔬菜、鮮肉活魚,早已不成問題。但要讓群眾365天都能吃上物美價廉的放心菜,還需要相關部門做好“繡花”功夫,真正讓老百姓拎穩“菜籃子”,讓“幸福年味”更加濃郁綿長。
多措并舉、協同發力,確保百姓的“菜籃子”拎出幸福感。筆者建議,不妨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讓科技賦能,進一步完善“菜籃子”工程。一是建設結構性的蔬菜生產基地,發展有組織性的蔬菜生產合作社,或推進“公司+基地+農戶”蔬菜生產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先進農業技術走進田間地頭,為農業增產、職工增收不斷注入新動能。二是大力推行“基地+超市”“基地+重點菜市”“基地+高校(封閉式學校)食堂”等產銷一體化模式,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達到降本增效之目的。三是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采取有力的“自選動作”,以保持節日市場菜價平穩合理。比如,積極探索“蔬菜早夜市”“大集市”“廟會”等,鼓勵個體菜農進城銷售自產蔬菜,實現“政府搭臺、菜農唱戲”的發展思路,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四是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組織開展一批“放心肉菜超市”培育工作,著力打造一批“放心超市”。特殊是針對城鄉低收入者、貧困學生等特殊群體,政府通過“幫扶、補貼”等措施,讓他們的“菜籃子”不受影響,拎得更舒心。
“菜籃子”豐富了,還要讓群眾吃得放心。節日里群眾聚餐活動多,食品質量安全顯得更為重要。相關部門尤其執法人員務必牢記責任與使命,圍繞菜基地、菜攤子、菜籃子等重點環節,勇當農貿市場上的行動派、辦事員,對節日市場可能出現的哄抬物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及時依法查處,切實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產銷保供,確保市場供應充足運行穩定。(泉州文明網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