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福建省委宣傳部發布我省文化建設情況
東南網12月24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 文/圖)今日,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召開福建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奮力打造文化繁榮新地標),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據介紹,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宏偉藍圖10周年。十年來,福建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守正創新、擔當作為,在新福建建設中書寫了生動壯美的文化篇章。
福建推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等系列長篇通訊17篇,《擺脫貧困》重印再版并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語種發行。組織編寫《追尋足跡·感悟思想》大中小學讀本,推進“行見八閩”研學實踐圈建設。編制實施社科強省建設《規劃綱要》,近三年以省研究中心名義在中央“三報一刊”刊發理論文章213篇。
著力講好福建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文化“熱起來”。福建大力實施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出臺《福建省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加強對全省1831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4.3萬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的系統保護,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70個重點項目建設,打造90個省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出《古田軍號》等紅色文藝精品,打造“古田會議豐碑”“萬里長征起點”等紅色文旅品牌。
著力傳承賡續八閩文脈,推動非遺文化“活起來”。福建加強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的整體性保護,又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活態傳承。成功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送王船”等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新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2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4處、國家級傳統村落479個,泉州蟳埔簪花圍等非遺火爆出圈。推進朱子文化研究傳承,開展“閩人智慧”傳播計劃,《八閩文庫》累計出版267冊。
著力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推動閩派文藝“亮起來”。共有37部作品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持續位列全國第一方陣。53部作品榮獲文華大獎、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曲藝牡丹獎、電視劇飛天獎等全國性大獎。
著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興起來”。我們加強文化體制改革頂層設計和指導推動,形成一批典型經驗做法,得到中宣部肯定推廣。建立省級文化產業專項資金,每年安排1.3億元,累計支持700多個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3年的813.97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576.05億元,增長2.16倍,占GPD比重從3.8%提升到5%,居全國第5位。現有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655家,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563.48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文化新業態企業實現營收1483.17億元、同比增長39.9%,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9.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