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12月20日,省委社會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福建日報記者 肖春道 攝
12月20日,省委社會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這是福建組建省委社會工作部以來,首次召開省級層面的社會工作會議。社會工作包羅萬象,涉及的部門單位很多。屏山君看到,當天的會場坐得滿滿當當,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戰線的參會同志對這個“新部門”充滿期待。在省委社會工作部即將“周歲”之際,召開這個大會有何重要意義?會議傳遞出哪些信號?屏山君為你一一道來。
01
社會工作連著民心,直接關系你我的幸福生活。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深刻變革,社會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部署,決定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作為黨中央職能部門,在省市縣級黨委組建社會工作部門。
社會工作部是干什么的?
社會工作部是負責黨的社會工作的主管部門。那么,本輪機構改革中,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門將原本分散在各黨委、政府部門的基層治理、基層政權建設、“兩企三新”黨建、人民信訪、社工和志愿服務等工作內容,統合到了一起,主要目標是加強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促進社會工作高效統籌協調,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對于福建來說,做好社會工作擁有獨特優勢。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圍繞社會工作開創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要實踐。在廈門工作時,他在深田社區圖強小區留下了手書“遠親不如近鄰”賀年卡寄贈鄰居的佳話。在寧德工作時,他強調農民要想脫貧致富,必須有個好支部,并推動掛鉤的3個聯系點成為基層黨建先進典型。在福州工作時,他部署開展“四個萬家”活動,全面實施“堡壘工程”計劃,每年召開一次街區黨建工作座談會。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時,他強調要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推動開通省長信箱,征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建議。
今年1月,省委社會工作部正式掛牌成立。自此,全省社會工作部迅速進入工作角色,推動社會工作邁出新步伐——
6月,全省社會工作部門已基本完成組建工作并全面履職;6月26日至28日,全省社會工作部部長培訓班在省委黨校舉辦,省、市、縣三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參加培訓;
10月,全省“兩企三新”黨建工作骨干及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在寧德舉辦,開展專題輔導、經驗交流、現場教學;
11月22日,全省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推進會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座談會在福州召開……
一年來,全省社會工作部門牢記囑托、主動作為,成績有目共睹。比如,我省新興領域黨的建設持續加強,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三有”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86.8%和88%。
02
為什么要成立社會工作部?因為,“當前我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全省僅網約車司機、貨運司機、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群體約有26.8萬人,如何服務管理成為必答題;再看基層治理,我省老齡化城鎮化程度逐步加深,對社會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基層治理力量有待加強。
如果社會治理跟不上經濟發展步伐,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經濟無法繼續高質量發展,社會也難以長治久安。
什么是我省當前社會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民營企業多,各類社會組織達1.3萬余家,新就業群體逐漸壯大,做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不斷擴大新興領域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顯得尤為重要。我省將強化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進一步優化各級黨委“兩新”工委工作機制,強化“管行業也要管黨建”責任意識,健全完善新興領域群眾利益協調機制,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其中“小馬拉大車”是基層治理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本次社會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推進基層減負,落實好我省出臺的20條具體措施,推動規范基層組織掛牌工作制度化長效化,真正讓基層有感可及。持續夯實基層政權,強化鄉鎮街道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持續創新基層服務,深化提升“近鄰黨建”“暖心黨建”等具有福建特色的工作機制,推動基層治理水平整體提升。
社會工作面對群眾廣泛、聯系群眾密切、服務群眾直接。信訪工作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會議提出要統籌推進信訪問題治理和突出矛盾化解,發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推動更多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同時,深入做好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統籌用好領導留言板、“12345”熱線等平臺作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讓金點子從群眾中來,讓好政策到群眾中去。
志愿者是社會工作中服務群眾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11月底,福建實名注冊志愿者787萬人。會議強調要完善志愿服務工作協調機制,深化拓展新時代“八閩志愿行”服務品牌,大力弘揚志愿精神,推進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
03
“以改革創新精神,開創新時代特區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新局面”,這是廈門在會上交流發言的主題。實際上,改革與創新,也是貫穿本次會議的主旋律。
新部門、新開局,既要有改革思維,又要有務實作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等一系列部署,為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再次強調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當前,社會工作重點領域改革正向縱深推進。一些領域黨建工作誰負責、黨組織怎么建、如何起作用、對黨員如何教育管理等難題亟待破解。
社會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做好社會工作是全黨共同的責任。目前,福建省級層面已經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兩新”工委等協調機制。接下來,還要建立完善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協調機制、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聯席會議、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等機制。
雖然社會工作部是新組建的部門,但很多工作都有基礎,屏山君從會上交流發言中了解到,目前全省各地正大膽開拓、展開實踐探索——
福州積極探索“群眾路線”新路徑,在村(社區)廣泛設立榕樹下調解室、幸福茶館等陣地,深化“五事工作法”“居民懇談日”等基層協商實踐,不斷拓寬群眾參與渠道。泉州注重黨建賦能民企發展,成立24個產業鏈黨委,構建“黨組織+鏈上企業+專業市場”黨建新格局。寧德健全領導干部公開接訪、重點問題帶案下訪、上下聯動入戶走訪、暢通渠道線上接訪“四訪”機制,針對“案結事未了”信訪事項,建設市縣鄉村四級評理室,開展釋法明理、政策解讀、心理疏導和困難幫扶,實現“事心雙解”。
方向既定,唯有篤行。期待全省社會工作部門持續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在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中有更大作為。
來源: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屏山君工作室
記者:徐文錦 劉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