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清流縣傳文化承精神 助力“四領一促”文明實踐系列宣傳活動
“這里定期舉辦文化‘微論壇’、紅色宣講、讀書會等活動,每次來都是收獲滿滿。”市民張先生在三明市清流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加讀書日活動后高興地說。
去年以來,清流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堅持服務為民理念,以“循跡再奮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作為抓手,發揮文明實踐陣地作用,持續開展文化鑄魂、項目固本、共建強基活動,弘揚蘇區精神,傳承客家文化,聚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質增效。
以文化鑄魂 激發文明實踐動力
在清流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建設縣史縣情展示展覽館,常態開放供群眾參觀學習,定期舉辦傳文化承精神“微論壇”,為做好文明實踐、助推清流發展增信心添動力。細化提質培優工程實施方案,并將其納入精神文明創建績效考評,以百姓點單、所站尋單、中心派單、隊伍接單、群眾評單的“五單”工作模式,推動提質培優工程走深走實、落細落小。對在文明實踐工作中擔當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予以獎勵,制定志愿者禮遇辦法,推廣鄉村“愛心超市”,推出“文明有福”文創產品,吸引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實踐。
以項目固本 提升文明實踐質效
整合紅色資源,開展聯動志愿服務活動,推出活動“菜單”,組建志愿服務隊42支,每年開展“紅色非遺展”“紅色文藝匯”等各類文化惠民志愿服務活動300余場。創新開展“花為媒”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政策宣講,創建示范點,舉辦花卉文化旅游節等方式,打響“清流花卉”品牌,促進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協調56家文明單位共同打造關愛留守、困境兒童的專業化特色志愿服務公益項目—清流縣“慧愛·賦能”家庭教育指導志愿服務聯盟,建成家庭、學校、社會高效融合平臺,依托中心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堂、模擬場景演繹、論壇沙龍等活動289場、參與群眾24530多人次,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家庭教育需求。
以共建強基 打造文明實踐樣板
聚焦群眾需求,開展“微改造、大提升”共建活動,走訪居民5600余戶,收集意見建議6611條,形成四期項目清單,共計292個項目點位,把“群眾想要的事”變成“政府要干的事”。以“小投入、保剛需、送溫暖”為原則,通過單位、企業、居民參與共建,實現拆違清地零補償。建立健全常態長效共建機制,激發群眾自治潛能,推選樓棟長208名,組建小區(樓棟)微信議事群466個,制定《小區居民公約》405條,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樣板。(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