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近日,公安部公布依法打擊“網絡水軍”違法犯罪10起典型案例。今年以來,公安部依托“凈網2024”專項行動,聚焦造謠引流、輿情敲詐、刷量控評、有償刪帖等突出違法犯罪活動,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網絡水軍”違法犯罪工作,共偵破案件900余起,抓獲嫌疑人5000余名。通過階段性打擊,全力擠壓“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切實維護網絡公共秩序。
互聯網匿名性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言論自由空間,但網絡匿名也給欺詐者提供了便利條件。在網絡匿名的背后,網民可以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不受社會輿論和個人身份的限制,但也讓“網絡水軍”來無影、去無蹤,使得打擊“網絡水軍”難度加大。表現尤為突出的是,在需要數據、需要熱度、需要評價的地方,或鼓吹“好好好”、或齊刷“差差差”、或謾罵“壞壞壞”的地方,總是活躍著一些“網絡水軍”身影。這些行為已經嚴重攪亂網絡空間、影響市場秩序,甚至涉嫌違法。殊不知,蹦得越高、牟利越多,摔得就越狠。
從興風作浪到受人詬病,“網絡水軍”的大旗終究難扛?!熬W絡水軍”在網上興風作浪,讓“群言”變“一言”、時而“禍水東引”、時而“按鍵傷人”,嚴重破壞網絡生態環境。基于此,“網絡水軍”從一開始就注定得不到鮮花和掌聲,始終藏在陰暗角落見不得光,以至于許多人喊著“輕松賺錢”的口號而來,卻帶著渾身的罵名離去。伴隨著互聯網事業的高速發展日益發達,傳遞網絡正能量已蔚為大觀,網絡生態環境早已影響著人們的內心世界,如何讓網絡成為引領社會的風向標,如何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如何營造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網絡生態,如何突破東西方“龍文化”差異、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推動正能量與大流量雙向奔赴,正能量“好聲音”已經成為網絡“最強音”。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面對近11億網民規模,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海量信息,網絡傳播之責更勝于千斤萬石,這就需要各網絡平臺要堅守第一職責定位,扛起第一責任擔當,立起管控“防火墻”,不被唯流量、唯粉絲論等錯誤傾向蒙蔽,真正當好保障網絡空間安全的“把關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作為廣大網民要提高網絡道德修養,主動承擔起共同凈化網絡空間的責任,爭當網絡凈化的“監督員”,尤其是在通過網絡途徑理性表達自己合法合規合理訴求時,謹防被“網絡水軍”利用,成為他們引流的工具、蹭取熱點的佐料。公安機關要按照“以打開路、以打促治”的思路,在依法打擊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同時,主動對接有關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共同壓實網絡平臺主體責任。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知己知彼才能和“網絡水軍”斗爭到底。說到底,打擊整治“網絡水軍”違法犯罪行動,既要抓住問題要害,切除病灶、精準打擊,又要聚焦群眾關切,鏟除病灶、斷源截流?;诖耍脚_、網民、立法、執法、監管等方方面面都要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才能抓出結果、管出成效,實現“查處一起,震懾一批”的治理效果。唯有如此,網絡空間才能正氣充盈,億萬網民才能擁有自己的“精神家園”,才能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安溪文明網 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