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公交車上的黃慶蘭奶奶。顏老先生供圖
這不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現實版嗎?84歲老奶奶要讓座給79歲老先生,老先生希望晨報能幫忙找到這位“最美讓座者”。近日,海西晨報官方微信及視頻號報道了此事,被讓座者顏老先生在晨報視頻號下留言:“吁請媒體幫助尋找為我讓座的老大姐,我要登門拜訪并表敬意。她的善舉讓我感動,她的美德值得宣揚!”
近日,讓座的老奶奶被找到。對于讓座的原因,老奶奶說,讓座無關年齡,只因習慣了幫助他人。
八旬奶奶微笑起身讓座
顏老先生今年79歲了,近日他在廈門文灶公交站登上1路車。當時車上幾乎都是老年人,見顏老先生上車,一位老奶奶微笑起身要讓座。看著老奶奶花白的頭發,顏老先生婉拒了她的好意,并趕緊請她坐好,他也抓緊扶手站穩。隨后,顏老先生從與老奶奶同行者處得知,老奶奶是廈門人,今年84歲了。
公交車快到二市站,老奶奶站了起來,準備下車,她還不忘交代顏老先生去坐她空出來的位置。被深深感動的顏老先生偷偷拍下了老奶奶的樣子,“我這才看清她慈眉善目的模樣,同她的背影一樣美麗……”
愛會感染、會傳遞、會延續。就在顏老先生要坐下時,另一名帶著小孩的老奶奶上車了,顏老先生不動聲色將座位讓了出來。這一幕幕溫馨的畫面,感動了車上的眾多乘客。
“無論多老我還是一個兵”
“好像是一家醫院的老護士長!”“面熟,應該是我們小區的老奶奶。”晨報官方微信及視頻號一推出,便有眾多提供線索的留言。昨日,記者聯系上了讓座的老奶奶。
“我是一個兵,無論多老,我還是一個兵。”讓座的黃慶蘭奶奶告訴記者,讓座無關年齡,只因習慣了幫助他人。
談及在1路公交車上的善舉,黃慶蘭說:“我根本沒注意對方的年齡,只是習慣性想讓別人方便些。”84歲高齡的黃慶蘭其實視力不太好,記者在她家采訪時發現,她需要用放大鏡輔助才能操作手機。黃慶蘭補充道:“平時也有很多年輕人給我讓座,但我經常拒絕,因為我知道年輕人工作生活往往也很辛苦。”簡單的幾句話,透著她對他人的體諒與關懷。記者看到,黃慶蘭在談到這些時,嘴角帶著微笑,目光中透著慈祥與堅定。
盡管年事已高,黃慶蘭依然堅持鍛煉,保持著健康的生活方式,她甚至還能做引體向上。
得知讓座者找到了,顏老先生高興地表示,期待與黃慶蘭見面的時刻。
聲音
網友“馨驊”:讓座是廈門人刻在DNA里的素質。
讀者陳先生:看照片和視頻,在當時車上幾乎都是老年人的情況下,84歲老人給79歲老人讓座,這個舉動確實溫暖人心。
網友“映紅4582”:記得十幾年前,我手上抱著一歲半的娃,給一名80來歲的老奶奶讓座。老奶奶說她沒事,不用讓座,說我手里的寶寶才珍貴,我說每個人都很珍貴。后面一個年輕人讓座了,老奶奶才坐下,并一直感謝我跟那名年輕人。
特寫
在醫護崗位一干36年
采訪中,記者得知,黃慶蘭是一名印尼歸僑。1953年,黃慶蘭告別了兄弟姐妹和父母雙親,獨自一人登上航船,從印尼回到祖國。父親為她寫下這樣的話語:“慶祝祖國萬年長,蘭芝香草為人民。”“那時的我雖然年紀小,但心里裝滿了對祖國的熱愛。”黃慶蘭回憶道,這份愛國情懷深深扎根于她的心中,成為她人生的指引。
在廣州集訓數月后,黃慶蘭被送到陳嘉庚創辦的集美中學。1956年,部隊到學校招兵,15周歲的黃慶蘭第一個報了名。但由于年紀尚小,又是僑生,不太符合當時的入伍條件,黃慶蘭遭到了拒絕。可倔強的她沒有放棄,“我賴著不走,一直等到天黑”。黃慶蘭回憶道,招兵的人最終被她的執著所感動,接受了她的入伍申請單。
在艱難困苦的年代,黃慶蘭成為一名衛生兵。拉煤渣、蓋房子、抬石條,她樣樣槍在前頭,毫無怨言。“作為一名軍人,吃苦是應該的,再苦再累也難不倒我。”黃慶蘭說。她在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原解放軍第一七四醫院)一干就是整整36年,將青春與熱血奉獻給了醫療事業。(海西晨報記者謝禎 實習生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