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口袋公園里的“茶桌仔”頗受歡迎。(海滄區供圖)
愜意的市民公園。(海滄區供圖)
12月13日上午,廈門市海滄區舉行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近年來在口袋公園規劃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截至當前,海滄區已策劃36個口袋公園項目,其中27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讓“家門口” 的公園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福利。
近年來,海滄區秉持“人民公園人民建,建好公園為人民”的原則,以提升改造后的市民公園為樣板,統籌推進口袋公園建設,著力打造安全舒適、功能完善、少投入、好管養的高品質綠色生態空間,不斷增強群眾生活在海滄區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自2021年起,海滄區將口袋公園建設列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編制了《海滄區口袋公園選址規劃》,并納入區政府年度工作計劃,建立項目儲備庫,依“成熟一個、立項一個、實施一個”原則推進建設。2022年,市民公園改造提升成功,經驗推廣至海滄湖周邊,建成5處節點(口袋公園),通過環湖跑步道串聯,市民可在此享受多種休閑活動。海滄還在多個公園規劃了便民泡茶點,2023年建成5處,其中海滄湖縵云泡茶點人氣頗高,未來還將建設7個便民泡茶點,提供免費開水,優化服務。
海滄區在口袋公園建設中采取了“五板斧”策略:堅持高標準設計,選址于人口密集缺綠地區域,遵循相關技術標準,保留利用原有地形植被,優化功能布局;確保高質量建設,發動群眾參與設計,層層把關,施工中嚴控材料質量;打造特色主題風格,各公園主題鮮明;注重人性化功能需求,配備多種便民設施;實現精細化養護,項目竣工即納入市政養護,成立專業隊伍確保公園美觀舒適。
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依據規劃,結合市民意愿建議,繼續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完善內部設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向往,持續提升城市文明與美好程度。(東南網記者 盧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