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近日,福建省民政廳公布了全省第三批婚俗改革實驗區名單,福州市福清市、泉州市泉港區、三明市沙縣區、莆田市荔城區以及龍巖市武平縣位列其中。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我國婚俗改革領域的進一步探索,更是推動社會風氣轉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的重要實踐。
婚俗改革實驗區的設立,旨在通過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傳播健康文明的婚俗文化,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結合福建地方特色,是改革的關鍵。
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是婚俗改革的重要一環。在閩南地區,婚禮可以加入閩南語歌曲、薌劇等表演,以及泉州南音等傳統音樂元素,讓傳統文化與現代婚俗相結合。而在客家文化豐富的地區,利用客家傳統服飾、土樓等元素,可以打造獨具特色的客家婚禮。此外,福州脫胎漆器、泉州木雕、漳州棉花畫等地方特色工藝品,可以作為婚禮裝飾或禮品,增添地方風情。
創新婚禮形式也是婚俗改革的重要內容。福建地理環境多樣,從廈門、泉州的海岸線到武夷山的自然風光,都為婚禮提供了獨特的背景。結合海洋文化、茶文化等地方特色,舉辦海邊婚禮或風景名勝區婚禮,不僅新人受益,也能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同時,提供閩南特色菜肴等地方美食,讓婚宴成為一場味蕾的盛宴。
在傳承地方婚俗方面,我們應當簡化但不失傳統。保留“三書六禮”“拜天公”“拜祖先”等有益元素,強調對家庭和傳統的尊重,同時去除鋪張浪費的部分,使婚俗更加簡約、文明。
政府支持與社會參與是婚俗改革實驗區成功的關鍵。政府部門應與地方文化機構、旅游部門合作,推廣具有地方特色的婚禮旅游產品,并提供政策優惠。與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合作,將傳統婚俗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打造特色婚禮,同時鼓勵社區、村莊舉辦集體婚禮,展示地方婚俗文化。
宣傳教育也不可或缺。利用電視、網絡、社交媒體等平臺宣傳婚俗改革成果,提高公眾認知度。在學校和社會教育中增加婚俗文化教學內容,培養年輕人對地方文化的認同感。
在移風易俗的道路上,福建婚俗改革實驗區不僅是一塊試驗田,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文明進步的步伐,更是對我國婚姻家庭領域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通過這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婚俗改革措施,我們不僅有效保護和傳承地方文化,實現婚俗與地方特色的有機結合,更感受到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刻內涵。婚俗改革不僅是一場關于婚禮形式的變革,它更深層次地觸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促進了社會風氣的正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傳承了中華的優秀文化,更在新時代的語境下,賦予了婚俗以新的生命力和時代意義。移風易俗,不僅僅是簡化婚禮程序,更是在培育一種簡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讓我們認識到,真正的文明不是奢華的排場,而是對傳統美德的理解與尊重,是對現代文明的接納與融合。(云霄縣委文明辦 陳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