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2014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是一個沉重而莊嚴的日子,它承載著歷史的傷痛,更警示著我們未來的方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緬懷遇難同胞,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那是一段血腥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南京大屠殺,不僅僅是南京一城之痛,更是整個中華民族之痛;它不僅僅是一次屠殺,更是人性的淪喪、文明的恥辱。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以史為鑒,更好地開創未來。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鐵證如山,不容篡改。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任何美化侵略、歪曲歷史的言行,讓歷史真相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珍惜和平,維護和平。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中國夢而拼搏。我們要以史為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珍惜和平,開創未來,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貢獻力量。“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只要我們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實現我們的偉大夢想。
銘記歷史,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在南京大屠殺中,無數同胞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抗爭精神。他們在絕境中堅守,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么是民族氣節。正是這種信念和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走過了漫長的歷史歲月,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今天,我們依然需要這種信念和精神。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堅定信心,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福州文明網 群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