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共享屏幕”電信網絡詐騙套路案例及宣防要點
案例:2024年7月,受害人王某接到了一通詐騙電話,對方自稱是某“保險公司”客服人員,謊稱系統檢測到其購買的保險即將開始自動扣費,如不取消,每月將自動扣費上千元,需要與其通過“共享屏幕”解除綁定。王某信以為真,便按照對方要求下載具有“共享屏幕”的APP,并操作自己銀行賬戶。隨后,王某發現其銀行卡內資金被轉走。
作案手法:一是偽裝身份,獲取信任。詐騙分子通常會冒充公檢法、銀行、電商平臺客服等人員身份,利用事先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量體裁衣編造事由,取得受害人信任。二是誘導下載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會議軟件。在獲取受害人信任后,詐騙分子往往會通過發送不明鏈接或二維碼的方式,誘導其點擊或掃描下載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會議軟件。三是要求開啟“共享屏幕”,竊取信息。詐騙分子通常以指導操作、核實信息等理由要求受害人開啟“共享屏幕”功能操作銀行賬戶,進而獲取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并以此迅速轉移受害人銀行賬戶內資金。
防范要點:當陌生人要求下載某個軟件或打開某個鏈接進行“共享屏幕”時,要提高警惕,可能正在遭遇“共享屏幕”電信網絡詐騙套路;若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冒充公檢法查案”類詐騙案例及宣防要點
案例:2024年10月,受害人林某蘋果手機接到陌生號碼打來的FaceTime 視頻電話,對方冒充警察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要求將所有資金都匯入同一個銀行賬戶內,并登錄對方提供的Apple ID操作銀行賬戶,以此證明清白。受害人林某信以為真,便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后,發現其銀行賬戶內4.6萬元資金陸續被轉走,遂報案。
作案手法:一是冒充公安機關來電。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信息,并通過蘋果手機FaceTime視頻電話致電,謊稱自己是警察,以受害人涉嫌洗錢罪等金融案件為由,要求按照操作洗脫嫌疑、證明清白。二是引導受害人操作Apple ID和銀行賬戶,進而轉走錢款。在獲取受害人信任后,引導其退出手機上原有Apple ID,并登錄詐騙分子提供的Apple ID后,進而誘使受害人操作銀行賬戶,并遠程查看受害人轉賬驗證碼等內容,操縱打開“專注模式”屏蔽反詐中心等外界來電,從而騙取轉走受害人銀行賬戶內資金。
防范要點:謹慎接聽陌生人員的蘋果手機FaceTime來電,如無使用需求請關閉 FaceTime 功能,不要使用陌生人提供的Apple ID登錄個人手機。公檢法機關不會遠程辦案,更不會遠程發送法律文書;不會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密碼、轉賬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例及宣防要點
案例:2024年10月,受害人謝某在抖音上觀看股票分析直播時,一抖音賬號私信稱可帶其炒股賺錢,讓其添加QQ賬號聯系;隨后,謝某按照要求,在網頁上搜索下載“財經社交”APP與導師聯系,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下載“華英終端”軟件并綁定銀行賬戶進行充值投資,直至投資賬戶無法提現,遂發現被騙31萬余元。
作案手法:一是尋找受害人并建立聯系。詐騙分子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或其他社交媒體軟件尋找有炒股等投資意向的對象,以有內幕消息、掌握漏洞、回報豐厚等為噱頭,吸引受害人上鉤并添加社交賬號好友。二是引導受害人下載虛假軟件進行投資理財。詐騙分子與受害人建立聯系后,或直接與受害人交流或邀請其加入投資群交流投資經驗,引導下載虛假投資理財APP或點擊虛假投資平臺網頁并綁定銀行賬戶進行投資操作。三是以小額利潤誘騙受害人加大投資。詐騙分子會以小額利潤為誘餌,使受害人放松警惕,加大投資金額,待受害人發現獲利無法提現后,又以“服務器維護”“操作失誤致賬戶凍結”等理由引導繼續轉賬支付“押金”“保證金”“解凍金”等費用,進而造成大額財產損失。
防范要點:投資理財要選擇正規金融機構,不要輕信陌生人推薦的理財產品,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不要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要安裝來歷不明的APP;要警惕“低風險、高回報”“專家推薦、穩賺不賠”“小道消息、內部福利、平臺漏洞”等詐騙話術陷阱。(福建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