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12月12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召開福建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上奮勇爭先,奮力爭創改革開放引領地),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十年來
福建一大批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林改、醫改、科技特派員等
特色改革在全國復制推廣
自貿試驗區、“海絲”核心區
金磚創新基地、兩國雙園等
平臺效應加快顯現
福建奮力爭創
改革開放引領地的
探索實踐與思路舉措
↓↓↓
持續深化具有福建特點的改革——
省委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力爭打造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福建辨識度的改革品牌和成果。
加快完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
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機制;深化福廈泉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高效配置。
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深化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健全規范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
優先抓好民生領域各項改革——
深化社會事業改革,通過健全經濟發展與收入增長聯動機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構建與人口發展相適應的公共服務保障機制、打造“福見康養”幸福養老服務體系等,持續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扎實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完善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因地制宜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徑,推進共同富裕集成式改革創新。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
推動開放平臺提檔升級,深入推進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加快打造國際合作品牌,推動“海絲”核心區高質量發展。
深入打好新時代新“僑牌”,完善華僑華人投資服務體系。
發布會上相關部門
還介紹了福建各領域
取得的改革進展
↓↓↓
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方面——
建立了不當干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為線索收集、問題整改和典型案例通報制度。
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初見成效。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公平競爭地方性法規,優化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指標體系。
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處方中心、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臺等等。
深化醫改方面——
布局建設“8+13”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省域、市域內住院量占比分別達到96%、84%;基層診療量占比57.3%、比全國均值高5.3個百分點。
集采擴大到661個藥品和48類耗材,率先出臺的藥學服務費政策已覆蓋所有三級公立醫院。
免陪照護服務擴大到92家醫院的284個病區,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累計6.6億項次。全省公立醫院門診和出院患者滿意度分列全國第3、第2。
深化林改方面——
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5.12%,多年保持全國首位。
植被生態質量和生態文明指數均居全國第一。
2023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7651億元、居全國前列。
創新開展以“多方得益、多式聯營、多重服務”為重點的集體林權制度“三多”改革試點。
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方面——
迄今為止,全省各地選認個人科技特派員7.94萬名,2024年選認省級個人科技特派員2221名、省級科特派團隊(法人)科技特派員826個。
此外
福建將深入實施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
并深入打好新時代新“僑牌”
↓↓↓
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
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探索制定車聯網、醫藥、零售、航空維修等行業數據出境管理清單。
提升系統性改革成效。開展更多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首創性、集成性探索。
提升開放型經濟質量。整合提升32個創新發展平臺。
提升兩岸融合發展水平。加快構建兩岸貨運樞紐。拓展對臺金融、醫療、養老等領域便利化服務,促進廈金、福馬等重點區域加快融合發展。
提升協同聯動效應。持續推動自貿試驗區與中印尼“兩國雙園”、金磚創新基地、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相關功能區域協同創新、產業協作,深化與綜合保稅區統籌發展。
深入打好新時代新“僑牌”
打好“聯絡聯誼牌”。小規模、多頻次組織開展世界閩僑精英故鄉行、閩僑青年精英海絲情、海外閩籍華商研習參訪等活動,定期與海外重點僑領、家族開展“面對面”聯誼交流。
打好“引資引智牌”。持續組織海外華商、高層次人才來閩研習參訪。
打好“僑鄉文化牌”。持續推進“尋根工程”建設,籌建福建華僑博物館,建好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編修出版《福建華僑史》,推進福建省華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立法。
打好“為僑服務牌”。常態化、機制化開展“暖僑行動”,依法維護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僑資企業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