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淮土鎮鳳凰山村紅軍萬歲門樓。淮土鎮供圖
文明風12月12日訊 理論宣講如沐春風、干部帶頭全民參與、榜樣引領凝心聚神、移風易俗深入人心……寧化縣淮土鎮,通過加強文明建設、提升文明鄉風、深化文明實踐,讓人居環境美起來、鄉風民風樹起來,通過“內外兼修”,讓群眾感受到鄉村的蛻變和文明的力量,在全鎮上下描繪出一幅環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生動畫卷。
文明實踐聚力:美了“面子”,實了“里子”
走進淮土的傳統集市,文明實踐“趕大集”活動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便民服務攤位前人頭攢動,從健康義診到免費理發,每一項服務都溫暖人心。淮土鎮宣傳委員黃金珠表示,“縣里推出的文明實踐“趕大集”活動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讓趕集日變成了惠民日。”通過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借鑒傳統的“趕集”形式,創新性推出集中、定期、多樣化的“文明實踐集市”活動,為村民送理論、送服務、送溫暖、送文明、送實惠、送健康,“文明風”融進了“煙火氣”。
2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1個農家書屋、10個農民文化公園、6個鄉村文化戲臺等文化陣地……。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民眾文明素質。電子顯示屏上的文明標語、微信群里的正能量分享,都成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寫照,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為蔚然成風。
人居環境治理也是文明鄉村建設的一項系統工程。鎮村干部率先垂范,帶領村民美化家園,完成了960余棟客家風格立面改造,繪制了3600余平方米墻面彩繪,打造了鄉村環境整治精品示范帶,使農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彩禮最高不超過10萬元,宴席不得超過20桌……嚴禁隨地亂倒亂堆垃圾……”在團結村的村規民約里,寫著關于“社會治安、村風民俗、鄰里關系、婚姻家庭”等5個方面的規定。“現在這樣好,我們沒那么大負擔。”淮土鎮團結村村民感慨地說,“過去是比誰家操辦得更有排場,現在比的是誰家辦得更文明、更節儉。”
從彩禮、宴席的規范,到社會治安、村風民俗的引導,村規民約成為了村民行為的“指南針”,也是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2022年起,淮土鎮各村立足實際,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基層自治組織,吸納“鄉賢”“能人”參與民情懇談、百姓議事等活動,成功推動了移風易俗,而這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培育文明鄉風的具體實踐。
長征精神領航:燃了“信念”,亮了“前路”
走進寧化縣淮土鎮鳳凰山紅軍長征出發地,游客們漫步紅軍街,參觀革命遺址,追憶紅色故事,感悟長征精神。
1934年10月,寧化縣淮土鎮鳳凰山見證了偉大的歷史事件。中央主力紅軍在此集結,踏上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當時寧化縣13萬人口就有1.6萬人參加紅軍,其中淮土子弟就有3000余名,鳳凰山全村160多戶參加紅軍的就有100余人,因此被譽為“擴紅模范區”,作為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而載入史冊。
如今,鳳凰山紅軍長征出發地已成為游客們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每年“建黨”“建軍”、國慶等時間節點,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來。為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淮土鎮以建設“長征起點小鎮”為契機,依托鳳凰山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核心展示園資源優勢,恢復周邊紅色舊址原貌,推動周邊生態修復與環境整治項目,將赤嶺、梨樹、大王、隘門等多個村的紅色遺址遺跡串點連線,打造全域紅色文旅聯動模式。“國慶假期,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來這里參觀”鳳凰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興鋼說,游客的到來,也讓薏米、米酒等土特產供不應求。
“一心為革命 一門四忠烈”這是列寧小學舊址墻上的紅色故事,也是淮土鎮通過查閱大量史料、訪問老紅軍后人,整理出的紅色故事之一。游客們打開手機掃一掃,就能重溫經典的歷史事件。如今的列寧小學作為淮土鎮黨員政治生活館,用文字、實物、影像等形式,向往來游客展示淮土為何“這樣紅”。
此外,淮土鎮還積極培養紅色宣講員志愿服務隊伍,發揮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打造“紅色移動課堂”“情景體驗課堂”等系列紅色課堂,讓紅色基因在淮土鎮代代相傳。
鄉賢文化助力:聚了“人心”,暖了“鄉情”
鄉賢文化是地域精神文化的瑰寶,也是連接故土、維系鄉情的紐帶。這片土地人才濟濟,涌現出眾多優秀黨政領導干部、杰出鄉賢企業家及優秀學子,也成為了鄉村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為了充分發揮鄉賢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淮土鎮積極行動,建立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并定期召開鄉賢座談會,為鄉賢們搭建起一個交流思想、共謀發展的平臺。
獎教助學、敬老愛老、助力紅色文化傳承……鄉賢們的善舉層出不窮,成為引領鄉村新風尚的重要力量。通過建設商會聯絡群、客商信息網,常態化開展聯誼活動,引導鄉賢投項目、捐資金、幫助壯大村集體經濟、結對幫扶困難群體等,充分發揮鄉賢能人在發展共興、基層共治、公益共助、文明共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其中,偉文基金及廣大社會愛心人士在淮土中心學校舉行的捐贈公益活動,就是鄉賢助力教育事業的一個生動縮影。
這次活動不僅為學校的孩子們送去了溫暖和關愛,更激發了他們努力學習的熱情。
在鄉賢們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來,淮土鎮優秀學子考取“211”院校的人數達到了57名,考取“985”院校的人數也有41名,在全鎮營造出了崇文重教、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寧化縣委宣傳部 張美芹 王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