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12月12日訊 清晨,第一縷風兒輕輕吹過,吹起莆田市第二實驗小學校園那棵百年滄桑榕樹的一身婆娑。伴著這縷清風,走進二實小校園,站在校門“星光大道”上,腳踏實地,仰望星空,面對校園主題墻“去見·所未見”幾個赫然醒目的大字,自有一份澎湃的力量涌動,推動著全校師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不斷追求卓越。
圖為“文明少年十禮五儀”主題教育
立機制
持續(xù)推進領導班子建設
每一項工作與創(chuàng)新,都需要勇氣和智慧。二實小領導班子立機制、謀長遠,壯心不移。班子成員同心同德,與新時代同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落實新時代的教育使命,帶領師生攜手,共建文明,讓師生成為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的主人翁。把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工作落腳點最終定在如何推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之上,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伴隨著多少個不眠之夜,學校黨政班子成員不斷思索,理出一條清晰的“創(chuàng)·見”文化辦學理念。著力構建最適合孩子成長的育人環(huán)境,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陣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心園、滋養(yǎng)文明風尚的沃土。培養(yǎng)“創(chuàng)見合一 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少年,構筑“以創(chuàng)為趣 知微見廣”的現代化學校,引領孩子“去見·所未見”。
圖為師生在校園微縮版“木蘭溪”追尋生態(tài)保護的足跡
創(chuàng)載體
深入推進思想道德教育
走進二實小,耳邊傳來最多的是孩子們稚嫩的聲音:“老師,您好!”“叔叔好!”……揮揮手,問聲好。二實小自行編寫的“文明少年十禮五儀”通俗易行,與《中小學生守則》一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打牢每一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行走在二實小,榕樹廣場地面上的莆田文化拼圖,紅領巾廣場的黨團隊知識、紅色思政元素、“新時代好少年”展板等內容,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生動場景。校園內的微縮版“木蘭溪”,為孩子提供一處追尋木蘭溪生態(tài)保護的足跡。行知園的陶行知雕塑、莆田名人風采廊、莆陽好家風宣教墻等一系類莆仙元素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讓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厚植家國情懷。在隨處滲透、撲面而來的校園文化中,孩子們獲得愛黨愛國、積極進取、助人為樂等正確價值觀,健康向上,茁壯成長。
為進一步推進思想道德教育,二實小打造“三聯一融一帶”共建載體。聯合莆田市檢察院、市圖書館、市移動公司結對共建,活動聯辦,助力成長。與市檢察院聚焦“法治進校園”,市檢察長受聘擔任學校法治副校長,檢察官不定期為少先隊員上法制課,“法立方圓 呵護成長”,舉辦預防校園欺凌宣傳展、贈送法制書籍等活動。市圖書館在學校圖書館設立圖書流動點,定期提供法治讀本、紅色書籍等,推動書香校園建設。與市移動公司開展科技共建,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在德育手段方面創(chuàng)新探索,推送紅色教育影片、紅色故事、紅色詩文誦讀等。“一融”:融入社區(qū)“大黨委”,依靠家長、社會的力量,助力“黨建+鄰里”建設,推行‘八不’行為規(guī)范、爭做媽祖故鄉(xiāng)文明人,齊心協力,助力孩子成長。“一帶”:把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經驗成果,輻射到教育共同體基層成員校,攜手托起明天的太陽。
圖為檢察官為少先隊員講解法律知識
學校組建包含書記、校長、班主任、輔導員、學科教師,以及共建的思政一體化單位莆田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等多方主體在內的團隊,深度科學挖掘各類課程自身蘊含的思政元素,扎根興化大地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創(chuàng)建了《思政大課堂·莆田文化課程體系》,打造富有“莆仙味道”的思政育人的鮮活教材,形成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構建“大思政”格局。搭建12個校外思政課實踐基地,博物館、科技館、木蘭溪治理展示館、媽祖閣、鄭春暉木雕藝術館、家風家訓展示館、紅色基地等,為“行走的思政課”提供了保障。采用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圍繞莆仙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chuàng)新等系列主題,像專家一樣,進行問題的搜集與匯總、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成果的創(chuàng)造與展示。
學校還精心把德育閱讀課程作為學校的精品課程,將“愛國情、仁愛心、誠信品、責任感、勤勞美德”等德育課程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主題閱讀的推進中,編寫《見心見行》德育校本教材,讓“心存他人 超越自我”的校訓滲透進校園文化,浸潤出一批批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創(chuàng)見少年。
圖為德育閱讀精品課展示
建平臺
扎實推進活動陣地建設
二實小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心為孩子成長著想,創(chuàng)新性地在校園內打造“七個一”活動“微陣地”,服務師生,服務家長。
搭建信息化平臺。作為省首批校園信息化示范校,二實小借力莆田市推進“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的引領,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圍繞著德智體美勞五大領域,記錄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繪制學生的數字畫像,賦能“五育”并舉,促進每一個孩子智慧生長和全面發(fā)展。通過遍布校園的云屏、不時展示孝之道的溫馨畫面、美德少年的感人場景、誠實守信的動人瞬間、勤學向上的進取氛圍。每間教室前的電子班牌,方便孩子們進行電子閱讀,黨史故事、英雄故事等紅色文化,無聲引領和熏陶著每一位少先隊員。學校“卓雅電視臺”,強化“大手拉小手,童心永向黨”意識,在黨員教師指導下,開設“紅領巾快報”“達人秀”“讀書推薦”“小記者視線”等欄目。無處不在的信息化手段,讓新思想、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少先隊員心中生根發(fā)芽,綻放芬芳。
圖為黨員利用“紅色加油站”帶領學生進行紅色文化學習
用好“1+X”黨員活動陣地。學校除了設置1個黨員活動中心主陣地外,開拓性創(chuàng)立X個的黨員活動點:少先隊室、勞動實踐園、水韻長廊、科創(chuàng)空間、紅領巾廣場、卓雅電視臺、圖書室、心靈小屋等多個黨員活動點。涵蓋校園內五大發(fā)展空間:“卓雅立德空間”“卓雅科創(chuàng)空間”“卓雅行健空間”“卓雅和美空間”“卓雅勞動空間”,在這些活動點,處處活躍著黨員和少先隊員結對互動交流的身影。
共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二實小與市檢察院共建,在校園里建有“莆田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該基地通過豐富的法治教育資源和現代聲光電技術,學校與檢察院的檢察官承擔著法治宣傳任務,基地創(chuàng)建以來共開展憲法宣講、共護成長等活動80多場,接待參觀體驗300多次。
發(fā)力家庭教育實踐基地。二實小注重以黨風帶動好家風,與市婦聯共建,建設家庭教育實踐基地,基地開辟“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莆陽好家風”“愛在我家”三大版塊內容進行宣傳展示。基地的建立,在培養(yǎng)家庭美德,用家庭文明推進城市建設發(fā)揮了優(yōu)勢,家校攜手,共同發(fā)力,帶動校風更清,黨風更正。目前,開展“傳承好家風”作品展9次,家庭親子閱讀體驗36次,開展家庭教育宣講73多場,受益4000多名家長。
圖為法治及家庭教育實踐基地
共享紅領巾服務中心。二實小聚合黨建優(yōu)勢、聚力資源整合、聚焦功能提升,構建開放、集約、共享的“紅領巾服務中心”。黨員教師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保健服務;設置失物招領處,讓流浪校園各處的失物匯集;幫助孩子發(fā)布求助信息,大朋友為小朋友解答疑問;開展“凝聚微力量 點亮微心愿”系列活動……促進學生自我管理、團結互助,讓少年兒童在學校的生活更有溫度。
創(chuàng)立科技教育趣創(chuàng)工坊。二實小通過合理優(yōu)化學校資源,通過教學樓六層創(chuàng)客大連廊,串聯起創(chuàng)客教室、計算機室、編程室、三D創(chuàng)作室、電腦室、科學實驗室、影視制作室、無人機室等20余個綜合科學創(chuàng)意實踐教室,創(chuàng)立校園科創(chuàng)中心,黨員教師帶領學生做科學、玩編程,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門。學校還與教科院、航天所、科技局、市科技館等共建,創(chuàng)立“科學·勞動實踐基地”,建設以生命科學(太空農業(yè))為主的太空培植坊,與創(chuàng)客工藝坊、卓雅生活坊、以及戶外的勞動實踐園連成一片,以勞為美,以創(chuàng)為趣。教師以真實的航天育種工程為實踐教學環(huán)境帶著學生探索太空種植奧秘。學校也成為省人工智能教育試點校、省航天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
開辟木蘭溪思政課堂實踐體驗區(qū)。黨建引領,思政鑄魂,文化育人。二實小在校園內,開辟一條微縮版“木蘭溪”,老師經常在此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科學治水”模型,追尋木蘭溪生態(tài)保護的足跡,講述木蘭溪治理的感人故事。結合一旁的水韻長廊,展示學生通過項目式學習獲得的成果,探索具有莆仙文化特色的思政課堂。其中《木蘭陂為何千年不倒》《木蘭溪的“土黃金”》等五個項目獲得全國項目展評一等獎,《精雕細琢現絕活》《莆田好鞋走天下》《木蘭水韻》分別在國家級、省級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獲獎。
圖為“水韻長廊”展示學生通過項目式學習成果
抓創(chuàng)新
大力推進實踐活動開展
二實小領導班子不斷探索德育實踐育人新路徑,先行先試,抓實創(chuàng)新,深化培根鑄魂,強化五育融合。教師和學生目標齊擬定,思想共成長,活動同開展。
目標齊擬定。每學年,教師和小學生一起擬定個人的成長目標。教師確定“三格”培養(yǎng)目標:青年教師的“入格”培養(yǎng),骨干教師的“升格”培養(yǎng),名優(yōu)教師的“風格”培養(yǎng),把教書和育人、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小學生確立“三個一”成長目標:走好上學第一步,懂禮儀、知感恩、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過雛鷹爭章、爭創(chuàng)“小五星”“三愛”教育,促其健康成長;接力美好人生第一棒,立志向、有夢想,樂觀進取、向上向善,為孩子樹立學習榜樣。在同一片星空下,教師和學生朝著各自目標,互勉共進。
思想共成長。每學期,教師和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會同時舉行,教師每周一學習,黨員每月一黨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對標十項準則,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培養(yǎng)更多品學兼優(yōu)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小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本、《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樹立遠大理想,形成舉止文明、勤奮刻苦、博學善思的優(yōu)良品質。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一起奮進新時代。
圖為書記校長和學生面對面一起擬定活動計劃
活動同開展。教師和小學生共同組成志愿服務隊,學雷鋒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他們利用周末和節(jié)假日,一起走進光榮院,為老人送上精心準備的禮物,送上愛心和歡樂;一起走進兒童福利院,給孩子們送去心愿卡、日用品;一起走進綬溪公園,掀起義務勞動熱潮。在學校“七個一”活動“微陣地”,師生開展活動已成為常態(tài)。學生在教師帶領下,馳騁綠茵球場,收獲足球之樂,享受運動之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種植稻谷、太空作物,走進工藝坊,浸潤于陶藝、紙藝、木藝、布藝等傳統工藝之中,走進生活坊,烹飪莆田美食,感受勞動之美;接觸古箏、二胡、揚琴、笛子,傳承古典文化;學習唱腔、繪制臉譜,感受莆仙文化之美;接受心理健康輔導,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美好的姿態(tài)幸福地生活。師生一起開展“我的節(jié)日”“我的中國夢”“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活動,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入學禮、入隊禮、十周歲禮、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和讀書節(jié)、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科創(chuàng)節(jié)、勞動節(jié),這“五儀”“五節(jié)”是學校常態(tài)化主題活動,學校還開發(fā)特色化活動,如“我向國旗敬個禮”“我來隊旗合個影”“我和英雄面對面”“莆仙美食話歷史”“莆田好鞋走天下”“愛在重陽”“我和校園欺凌說不”“粒粒皆辛苦”等。黨員和隊員一起進行“黨史百年”項目式學習,一起來到移動公司開展研學黨史活動,參觀“智慧黨建體驗室”,重溫百年黨史,知黨史、感黨恩,賡續(xù)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少先隊輔導員和少先隊員一起探索、撰寫的案例《“喜迎二十大 爭做好隊員”——我是木蘭溪小河長》獲國家級優(yōu)課,一起開展的隊課《解碼抗戰(zhàn)史》獲省級優(yōu)課。
圖為師生一起與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第四小學開展聯誼活動
“創(chuàng)有所見,不止于此”,二實小以高質量教育護航兒童陽光快樂健康成長。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和諧校園先進學校、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全國體育工作示范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省義務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設學校、省美育示范校、省文明校園、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新時代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示范學校、省智慧教育試點校等150多個榮譽稱號,已在省市基礎教育領域充分發(fā)揮輻射、示范和引領作用。
二實小將以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為筆,飽蘸理想信念之墨,繪就師生心靈的斑斕底色;以文化內涵為弦,彈奏育人雅韻,奏響校園的華彩樂章;借創(chuàng)新教學之翼,翱翔教育蒼穹,逐夢新質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璀璨星芒。(莆田市委文明辦 莆田市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