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來到武夷山朱熹園,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各級婦聯牢記囑托,主動融入以“朱子文化”為主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工作,并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有機結合,不斷創新更適應時代、更有效傳播、更深入人心的形式和載體,探索“古為今用、有效轉化、傳承引領”的實施路徑,讓本土家風在融通古今中煥發時代新聲。
打造陣地平臺,注入“源頭活水”
“來,大家把圖樣疊在紅紙上!這是一朵蓮花的造型,寓意清廉至上,清清白白……”在“新時代孝廉家風傳習所”寒泉精舍文化園舉辦的“最是清風傳家遠”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帶領黨員干部及家屬用剪刀裁出一個個帶有蓮花圖案的剪紙,用心感悟“清廉”家風的意義。
在這個以禮孝文化為核心的朱子理學體驗型游學研學基地,游客們通過“聲、光、電、影”互動式感受文化熏陶,身臨其境體會“存忠孝心、行仁義事、立修齊志、讀圣賢書”的文化內涵。
據了解,近年來,南平市打出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組合拳”,推進資源共享、陣地共用,依托市委黨校設立南平市家風建設研究中心,在寒泉精舍、朱熹園、考亭書院等“朱子過化”遺存地設立“新時代孝廉家風傳習所”現場教學點,不斷拓展家風建設研學交流陣地。
“朱熹在閩北‘琴書五十載’,為其留下了‘朱子故里’‘理學勝地’等美譽,可謂‘縣縣有朱子、處處有遺存’。”南平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田怡說,“除了建設新時代孝廉家風傳習所、家風長廊外,我們還利用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家庭教育指導站,以及社區家長學校等,大力開展與閩北特色文化相關的家風宣傳活動,讓良好家風蔚然成風。”
加強文化交融,成就“如魚得水”
文化的充盈能助力滌風勵德、淳風化俗,在潤物無聲中成為社會精神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在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月活動中,茶藝技師帶領大家體驗“宋代點茶”,學習注水、擊拂、調膏、作畫,親子協作共同品味宋韻茶文化的源遠流長,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表達形式。
在竹筏上,在茶桌邊,在庭院里,南詞、三句半、快板、童謠聲聲入耳,說家史、講家風、傳家訓……在千場“家風分享會”“閩北講習班”中,富有煙火氣息的朱子家風故事被生動地傳播開。
為賦予傳統文化傳承“家”動力,南平市婦聯面向全市家庭發出“建設好家庭 涵養好家教 傳承好家風”倡議書,設計推出11張“家訓傳千古 廉風潤萬家”家風公益海報,征集有百年歷史的“閩北好家訓”、鄉規民約200余條,編印出版《南平家訓》《浦城好家風》等書籍,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家庭觀建設,為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氛圍。
拓展活動內涵,激發“一池春水”
“尊師重道,世代迭傳,今日行禮,拜師求學……”一大早,響亮清脆的誦讀聲傳來,孩子們來到南平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始一堂特別的“兒童益學堂·朱子學堂”周末公益課程。巾幗志愿者通過開講、領學方式,帶領孩子吟誦詩文,講述《煮蓮教子》《懸燈相望》《指日問天》等故事,加深他們對朱子文化的理解和體驗。
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身著漢服吟誦《朱子家訓》,領略朱子倡導的讀書循理、修身奉法、遷善改過、忠孝持家之道。在“朱子文化小小講解員”培訓班中,59名學生跟隨老師了解考亭書院歷史典故、演練講解禮儀及技巧,從朱子故事、文化景點、歷史傳承等多方面感受朱子文化底蘊,以孩童之語生動傳播傳統文化。
厚植文化沃土,南平市各級婦聯積極開展“探尋朱熹故里”“行吟朱子路”等親子研學活動,舉辦《朱子家訓》分享會等各類活動124場,讓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學習、傳承、弘揚朱子文化的行列中,優秀傳統文化在閩北廣大家庭中越來越“紅火”。
潤物無聲,成風化人。南平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婦聯將持續講好閩北“家”故事,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朱子文化在用起來、新起來、活起來中融通發展、落地生根。(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吳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