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筆之聲”廣播站正在放送。(曾雅欣 攝)
“池家媽媽”微公益志愿服務隊開展義賣活動。(大同街道供圖)
志愿隊伍120支、志愿者1.96萬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今年開展活動近1000場次……近年來,同安區大同街道不斷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創新志愿服務模式、壯大志愿服務隊伍,以實際行動助推志愿服務走深走實。目前,志愿服務在轄區遍地開花,黨建引領下的志愿者們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幫助、豐富著居民生活。
在國際志愿者日來臨之際,記者帶您走近大同街道兩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領略他們的風采。
“池家媽媽”微公益志愿服務隊:
親子義工傳遞愛與溫暖
手工藝品制作、糕點烘焙、潔凈家園、反詐宣傳……在西池社區,有一個堪稱全能的志愿服務隊伍——“池家媽媽”微公益志愿服務隊。這支隊伍以“陪伴賦能”為理念,以“手工興趣+親子公益”為方式,開展“池家媽媽·春夏秋冬”四季服務,目前有18對親子家庭參與,累計志愿服務時長達3000多小時。
在2024年鷺島女性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暨巾幗家政進社區公益服務同安區專場活動中,“池家媽媽”成員們忙著介紹自制的圍巾、串珠等精美手工藝品,吸引了不少居民關注。據了解,每次義賣活動的產品均由“池家媽媽”成員們手工制作,義賣現場則主要由孩子們擔任“銷售員”,義賣所得的大部分資金用于公益。
“女兒從小就跟我一起參加志愿服務,今年她還到陳嘉庚紀念館當了三個月的講解員。”“池家媽媽”成員劉美英認為,參與志愿活動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關系,還能教導孩子樹立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價值觀,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溝通能力。
“文筆之聲”廣播站志愿服務隊:
悅耳“背景音”傳播正能量
“這里是您的老朋友——每周日下午陪伴您的‘文筆之聲’廣播……”上周末,熟悉的播音節目如約而至,在鳳山社區古龍御園小區響起。吳茹琳、馬敏睿熟練地操作著電腦、播音設備,為居民朋友講述一個個親子閱讀故事。對這兩名小小播音員來說,參加播音活動不僅能夠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還能結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鳳山社區居委會和同安區廣播電視臺的共同支持下,“文筆之聲”廣播站于2019年啟動,設有播音部、編輯部、小記者部和活動部,成員均為轄區家庭親子志愿者,現有播音員23名、編輯12名。目前廣播站已實現自主運作,每周六、周日17時在小區黨群之家進行半小時放送,包括“新聞袋袋褲”“常識百寶箱”“社區七彩樹”“氣象早知道”等欄目。
成立以來,“文筆之聲”廣播站作為小區傳播正能量的媒介和平臺,深受歡迎。充滿朝氣與活力的聲音響徹社區,成為悅耳動聽的“背景音”,推動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區。(海西晨報 曾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