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促興翔談”田間小講堂活動在東寮社區舉行(夏菁 攝)
戴錦秀帶來《講馬塘精神 促鄉村振興》主題分享(夏菁 攝)
文明風12月4日訊 12月4日上午,由廈門市翔安區委文明辦主辦的“促興翔談”田間小講堂活動(第十期)在新圩鎮東寮社區舉行。此次活動以“傳承非遺文化,以鄉風文明提振鄉村‘精氣神’”為主題,特別邀請了三位宣講員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分享了經驗和策略。
現場,翔安區30余位非遺傳承手作人齊聚東寮社區,共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同時一起探討如何驅動社區內在動力,發揮自身特色,讓傳統技藝緊隨時代發展,進而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東寮社區黨委副書記戴夢瑤圍繞《一聯豆干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詳細介紹了東寮社區通過“一村一品”豆干為切入點,帶動社區第一、二、三產業發展,帶領廣大居民走上鄉村振興之路。據悉,東寮豆干至今已有近174年的悠久傳承,2015年6月被列入翔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圩鎮馬塘村婦聯主席、馬塘村精神主題館解說員、翔安區思政教師宣講團宣講員戴錦秀帶來了《講馬塘精神 促鄉村振興》主題分享。她從“一個山村的中國夢”“一位領袖的人民情懷”“一種精神的時代綻放”等多個維度,生動講述了在“艱苦奮斗、拼搏創新”的馬塘精神引領下,馬塘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廈門第一村”“全國文明村”。
王芳講述“翔安百味”品牌活動火爆背后的故事(夏菁 攝)
實地走訪(夏菁 攝)
傳承非遺文化,不僅要啟迪文化自覺意識,更要塑造特色品牌,傳遞非遺內在價值。翔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規范管理科(知識產權科)科長、區知識產權站站長王芳則以“翔安百味”區域公共品牌為例,從選址、引流、走出去三個關鍵方面,詳細闡述了最近“翔安百味在荻花洲等你”品牌推廣月活動火爆背后的故事。
“我們以餐飲文化助推文旅經濟融合發展,實現新晉網紅打卡點荻花洲與‘翔安百味’雙向引流。”王芳提到,品牌推廣第一周活動兩天即引流5.6萬多人次,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也帶動了周邊的其他消費。她表示,品牌不僅能增加產品的辨識度,擴大產品銷量,更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聽完感觸很深。”非遺手作人紛紛表示,這場宣講不僅為他們帶來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更點燃了大家傳承非遺文化、提升鄉風文明水平的熱情與信心。
此次活動還通過實地走訪的方式,讓大家親身體驗鄉風文明建設帶來的新活力。在東寮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和同的帶領下,30余位非遺手作人實地參觀了廈門東寮數聯食品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該企業的發展模式與創新理念,參觀了非遺美食東寮豆干的生產流程、東寮豆干主題研學、瓦窯公園等,近距離感受鄉村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發生的變遷與發展。(夏菁 蔡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