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12月5日是第39個國際志愿者日。志愿服務是潤物無聲的愛心之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泉州,眾多愛心人士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踴躍參加志愿獻血,無數的生命因此得到挽救。2023年,泉州有61361名志愿者參加獻血,捐獻血液98383單位,獻血量年年增長,有力保障泉州市人民身體健康。
許書春(左)和林永明捐獻血小板
新泉州人的熱血情懷
在無償獻血氛圍的熏陶下,“獻血有益健康,幫助他人快樂自己”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參加無償獻血成為一種時尚。
近日,在晉江經濟開發區舉行的獻血活動中,企業員工從四面八方趕來,獻血大廳熱鬧非凡。來自重慶的謝先亮已多次獻血,這一次夫妻倆一同報名參加。謝先亮說,獻血能幫助他人,又能促進自身血液再生,有益健康。自從來到晉江務工,這里的環境溫馨,他熱愛這座城市,一聽說有獻血活動,馬上報名了。
來自四川的彭道彪在知名體育用品公司上班,得知很多同事獻過血,他感到不能落伍。獻血后,他感到這是一個簡單但又高尚的過程,“日后還要獻血”。
在服裝廠工作的胡海霞來自江西,她說:“無償獻血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愛心事業,今天獻血幫助別人,日后萬一自己有需要用血,也能及時優先得到血液救助,利人利己。”
泉州師范學院學生參與獻血
跨進成年門檻的紀念
青年代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18歲是青春綻放的年華。一段時間來,泉州師范學院的大學生也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無償獻血活動,展現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今年就讀大三的王曉葶,大一入學時就無償獻血,今年已3次獻血。她認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在“服務人民 奉獻社會”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物理專業的黃家浩同學剛滿18周歲,獻血后他很興奮:“上高中的時候就很想參加獻血,但因年齡還小,不符合獻血要求。今年滿18周歲跨進大學校門,參加無償獻血慶祝這人生的重要時刻,很有紀念意義。”
航海專業的季深延從小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告訴他要多做好事,多幫助他人。他說,今年考上大學,又值18周歲,獻血挽救生命是送給自己最好的成年禮物。
晉江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員工積極獻血
金獎得主的家國情懷
對于很多人來說,升華做人境界,追求人格完美,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治療和搶救傷病員,急需血小板這一血液品種,許多志愿者為此默默奉獻,為危難中的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
11月30日,志愿者林永明和許書春不約而同利用休息日來捐獻血小板。2008年2月,林永明在泉州市區文化宮獻血車上第一次獻血。2012年7月以后,他盡可能每隔兩個星期就捐獻一次血小板。此次獻血后,他實現了全年24次捐獻血小板的目標。截至目前,他已經獻血311次,獻血量達76500毫升,在泉州名列前茅,他因此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3次,并獲得無償獻血終身榮譽獎。除了獻血,他還經常抽空當志愿者,他覺得做公益和幫助他人讓自己很快樂。
許書春大學畢業就在泉州這片熱土干事創業,事業有成。盡管工作忙,有時還要負責外地的業務,他仍不忘獻血。截至目前,他已經獻血58000多毫升,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次、銅獎1次。他說,自己的成功和進步,有自身的稟賦和努力,更得益于欣欣向榮的祖國和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的托舉。他滿懷感恩之心,要以獻血救人的方式回報社會,用自己的點滴付出,為社會的文明進步添磚加瓦。
(泉州晚報社融媒體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許藝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