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11月29日,莆田仙游鯉城街道金井社區黨支部書記林黎榮又一次帶著調解隊前往鄰村村民家中,這已是其本月第3次登門。鄰村村民與金井社區一戶人家因門前路面建設產生糾紛,對賠償金額爭執不下,林黎榮帶著社區調解隊不厭其煩地上門擺事實、講道理。
“300多年前,貴為宰相的張英都能先禮讓鄰居三尺,我們新時代的公民更應該以雙向禮讓引領新風尚。”這個“六尺巷”的故事,被金井社區調解隊在工作中反復宣講,由此形成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成為該社區調解矛盾糾紛、推動基層善治的“法寶”。
今年以來,金井社區調解隊已化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13起,12345熱線轉辦件12件,110平臺3件,小微權力監督平臺訴求4件,基層摸排2件,辦結率達100%。每次調解結束,調解隊都會仔細梳理臺賬,做好案件記錄,定期對已調處完畢的糾紛進行跟蹤回訪,滿意率達98%。
該社區探索“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曾圓滿解決一起長達21年的鄰里糾紛,傳為佳話。
金井社區前身為金井村,2020年村改居。在金井社區鄰里中心往前的交叉路口,有兩戶林姓人家,早年因土地產生糾紛,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歷經多任村居干部調解均未能成功,積怨長達21年。
因這兩家的歷史遺留糾紛,村(居)修路進程被阻撓了15年。積怨深、調解久,修路難、群眾苦,這成了令村居“兩委”頭疼的“老大難”問題,兩家人的事變成了全村(居)人的事。
2018年,林黎榮就任金井村黨支部書記。面對這條車難走、影響村容村貌的小土路,他走訪村里老人、周邊鄰居,了解事件來龍去脈后,帶領村里的調解隊當起了“中間人”,勸完這家說那家,每家都親自上門調解了20多次。
“都是鄰居,要以和為貴,各禮讓一分,21年的矛盾該放下了,把當下的生活過好是最重要的。”林黎榮借古喻今,以清朝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耐心勸說當事雙方,還多次委托兩家的親戚朋友幫忙勸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2019年,歷經一年半的深入調解,改了4次調解協議書,雙方各退一步,終于達成和解?,F如今,兩家關系和緩,一家開起了早餐店,一家將房屋出租,互不干涉,生活美滿。他們為金井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送去了錦旗,感謝干部們公正調解?,F在道路拓寬,土路硬化,護欄加裝,如今的道路可通行大車,還消除了交通安全隱患。
近年來,金井社區堅持“政治引領,善治建設,智治支撐”,緊緊圍繞“小事不出網格,大事難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標,打造“近鄰評理室”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協同鯉城街道派出所包片民警保駕護航,促進矛盾糾紛高效閉環處置。
矛盾糾紛少,基層治理好。如今的金井社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及時解決,群眾對“兩委”干部的信任度越來越高,幸福感也越來越深。林黎榮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將“禮讓和諧”文化融入基層治理,更加及時、高效解決矛盾糾紛。(莆田文明網 陳君妍 蔡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