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位于國道324線的惠安縣螺陽鎮東風村一角,景色宜人。林杰 攝
暖陽傾灑,村莊潔凈,景色宜人,村民怡然自得……這般村景交融、惠風和暢之態,便是泉州市惠安縣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所呈現之新景象。近年來,惠安秉持內外兼修之念,矢志不渝地提升城鄉宜居品質,全縣人居環境實現了全方位的華麗蛻變。
推動城鄉治理 筑牢生態根基
漫步于惠安縣螺陽鎮東風村,寬敞平整的國道324線兩旁,分類垃圾桶整齊排列,似“忠誠的衛士”默默守護著環境整潔。垃圾清運車穿梭往來,準時將垃圾運抵處理站,進行規范處置。在人居環境整治進程中,惠安全力推進“垃圾處理工程”,精心構建“分類投放、集中收集、統一轉運”體系,如今各鎮(村)運輸車輛充足,保潔人員恪盡職守,垃圾處理效率顯著提升。
“對垃圾堆放點和衛生死角,安排專人負責,確保常態清潔。在梳理各村環境整治難題時,簡單問題由各村自行解決,復雜問題及時上報,通過鎮村合力攻克。同時,充分發揮各級考評的激勵與導向作用,完善工作機制,提升工作效能。”惠安縣螺陽鎮黨委副書記吳甜說。
沿著國道324線,與東風村兩公里之隔的盤龍村立足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以人居環境整治的契機,傾力打造望得見美、記得住鄉愁的地方特色和美鄉村。閑置空地、古厝變成閩南特色微景觀,建設紅色信用教育基地、文創室、村史館、理論宣講基地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據介紹,以綜合整治、示范帶動和整體推進相結合,地處城鄉結合部的螺陽鎮以四個村為試點,推行環境衛生網格化考評機制,穩步推進15個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精心打造美麗庭院、微景觀和小公園81個,全鎮住宅小區漸次呈現出“美美與共”的迷人景致。
惠安螺陽鎮盤龍村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地方特色和美鄉村,圖為村莊古驛道的盤龍鋪路段。林杰 攝
助力環境升級 繪就美麗鄉村
昔日,惠安縣山霞鎮新塘村被稱為“七溝八塘”,道路泥濘,環境欠佳。現而今,踏入新塘村,紅色磚瓦,刻畫著老區村的“人生履歷”,銅塑惠女雕像佇立在旁,向每一個過往行人訴說著村莊故事。
山霞鎮新塘村黨支部書記陳秋云說,我們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拆除村中老舊房屋,打通村莊要道,利用古色、古香、古味的舊石修繕古民居景觀墻,將鄉土內涵、人文歷史、傳統建筑等融入村居環境“微改造”,節約成本的同時撬動了村莊景觀“大提升”。
生態宜居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一環,新塘村大力加強溪流環境整治,利用原有溪邊小公園進行環境改造升級,清理河道,修建觀景亭、休閑漫道,大大提升了空閑地塊的生態、休閑娛樂功能,成為遠近聞名的省級文明村。
新塘村的老人們也由衷地贊嘆:“現在村莊綠化優美,空氣清新怡人,休閑設施齊全,我們老年人活動起來方便極了,這生活還是很幸福的。”
“我們全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過去一年,全鎮投入300萬余元建設美麗鄉村庭院50個、美麗鄉村微景觀8個、美麗鄉村小公園3個,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惠安縣山霞鎮有關負責人說道。
惠安山霞鎮新塘村村口的惠安女銅雕格外“吸睛”。林杰 攝
促進全域治理 共建美好家園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惠安縣積極響應,推行“示范引領、全域整治”,實現建制村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
2024年里,為持續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創建一個整潔衛生、文明有序的人居環境,惠安積極開展了“一月一主題”專項行動,各鎮、各工業園區廣泛宣傳,發動全民積極參與,全力打造整潔、舒適、安全的人居環境,交出一份讓廣大群眾滿意的答卷。截至目前,各鎮、各工業園區全力投入,動員民眾廣泛參與,最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累計投入2000多人次,如同2000多個環保衛士齊心協力。廢棄雜物清理5431處,環衛設施整治10261處,牛皮癬清除12612處,主次干道暴露性廢品收購站整改321處,禽畜飼養規范1067處,主次干道亂搭蓋清理685處,溝渠水體整治1809處,公廁管理提升1710處,硬化路面臟污整治 2300處。這一系列數據,見證了村居環境從雜亂到有序、從污濁到潔凈的巨大轉變。
“村居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整體面貌大幅提升。”惠安縣考評中心負責人表示,各鎮村強化常態化管理,積極拓展整治新思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磚加瓦,共同構筑美好家園。(惠安文明網 姚偉 李少宏 黃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