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30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 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縣域小型水利工程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集中管護試點,打造“政府主導、企業管理、規模運維、專業管護、按效付費”的水利工程管護體系。
據介紹,我省有1.28萬處單村供水工程和超3400座小型水庫。近年來,為破解管護難題,我省積極探索創新單村供水管護機制,推行縣域單村供水工程統一管理,73個城鄉供水一體化任務縣(市、區)全部與實施主體或專業化服務公司簽訂統管協議,實行專業化管護;同時,在小型水庫安全責任主體不變的情況下,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推行小型水庫社會化專業化管護模式。
為進一步提升我省水利工程管護水平,重點補齊單村供水和小型水庫管護短板,此次試點工作,我省將縣域內單村供水工程、小型水庫工程、山洪災害防治設施等納入集中管護的對象,同時,鼓勵各地將水閘、泵站、堤防、河湖庫管護等一并納入管理。
試點將統一管護機構、統一管護合同、統一管理標準、統一平臺監管。即以縣域為單元,擇優確定一家專業管護服務主體;按照單村供水工程、小型水庫工程、山洪災害防治設施等三種類型制定管護合同范本,各地統一按照合同范本要求與服務主體簽訂合同;省級統一制定單村供水工程、小型水庫工程、山洪災害防治設施管護標準,各地形成集中管護運維服務包、探索建立相關規章制度,推進小型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省級建立統一監管平臺,集成縣域內各類小型水利工程基礎數據、運行數據、監測數據,實現農村供水、水庫管護、防洪預報調度等業務“一網感知,一屏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