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漳州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溫度的志愿服務,讓群眾安心暖心;豐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讓精神文化滋養群眾心田;接地氣的理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目之所及,皆顯文明。
“佩戴頭盔 安全出行”文明交通志愿活動
“小頭盔”帶動“大安全” 把安全“戴”回家
為進一步規范電動車騎乘人員使用安全頭盔,增強轄區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識,11月25日,芝山街道金瑞社區、上墩社區、下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開展“佩戴頭盔 安全出行”文明交通志愿活動,構建了全民行動、同心參與、共享文明的新格局。
活動中,社區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并圍繞“一盔一帶 安全常在”詳細講解駕駛人、乘車人以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的交通安全相關知識,倡導居民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拒絕交通違法行為,呼吁居民自覺抵制交通陋習,珍愛生命,平安出行,爭做文明、禮讓、遵規、守法的交通參與者。
“快樂周三”早教公益課堂
公益早教送上門 居民放心更舒心
11月20日上午9時30分左右,龍文區錦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十幾位萌娃在家長們帶領下早早就位。當天是社區一周一次“快樂周三”公益早教課堂上課的日子,今年剛滿三周歲的小朋友“元寶”牽著媽媽的手,眼中滿是期待。
“小朋友們,你知道雪是什么樣子嗎?今天我們要學習如何用手捏出一幅雪景圖喲,首先……”在課堂上,錦繡一方大地貝比樂多多托育園的老師,向小朋友們展示了如何利用卡紙和彩色橡皮泥制作雪景圖,并詳細講解每一步的操作,激發了孩子們強烈的動手興趣。該幼兒園早教負責人、教育顧問翁玉表示,這堂課主要旨在培養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色彩辨別能力和動手能力。在45分鐘的課程中,孩子們在制作手工畫時非常專注,幾乎沒有出現哭鬧現象。此外,老師們還巧妙地設計了社交互動環節,如傳遞材料、互相展示作品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不斷記憶和應用“謝謝”“你好”等禮貌用語。通過這樣寓教于樂的方式,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形成了良好的禮儀規范。
錦繡社區依托錦繡社區文明實踐站為主陣地,成功鏈接錦繡大地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精心打造了錦繡社區“向日葵親子小屋”,同時推出“快樂周三”早教公益課堂,通過每周三在社區童心廣場、小區中庭及校園內輪流舉行的公益課堂,實現了社區與校園的有效聯動,極大地提升了家長們的科學育兒能力。目前,已持續舉辦近200期,惠及社區內100多戶嬰幼兒家庭。
文明實踐活動
文藝+宣講 移風易俗“走新”更“走心”
11月14日上午,長泰區文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區計生協會、區委老干部局、武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文泉社區黨總支、文泉社區夕陽紅義務宣講隊等單位開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暨“移風易俗促文明 文明新風沁人心”志愿服務活動。
文泉社區夕陽紅義務宣講隊帶來快板宣講,通過通俗易懂的閩南語快板宣講,將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遞到居民心中。宣講隊還將《移風易俗倡議書》編成通俗易懂的閩南語快板,通過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向大家闡述了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
文明新風隊的志愿者們為現場居民發放了反邪教知識宣傳折頁、反詐知識宣傳冊、“平安三率”以及《移風易俗倡議書》等宣傳單300余份,并通過讓居民填寫“鄉風文明”問卷調查,了解轄區彩禮酒席、厚養薄葬、文明祭祀等現狀,面對面宣傳倡導移風易俗、紅白喜事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等相關內容。志愿者們認真收集居民在移風易俗方面的意見建議,查找當前宣傳的空白點和薄弱點,有針對性進行解讀宣傳,提高群眾參與率和積極性,為文明城市創建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讓文明意識深入人心。(漳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