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8日訊 近年來,南平市從“一米高度”兒童視角出發,寫好品質提升、服務發展、維權關愛三篇文章,在兒童“高品質生活”上著眼,“高質量發展”上發力,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區整體發展規劃,與社區優勢資源相結合,在兒童友好“實事項目”上深耕細作、精準發力,積極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以兒童友好“小支點”撬動社區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繪就“一米幸福”,“兒童友好”支撐更加有力
南平市堅持“一米高度看社區”的兒童發展理念,從兒童視角出發,充分考慮各年齡段兒童的空間需求和活動特征,科學規劃“室內+戶外”兩大空間體系。結合“城市幸福空間”建設,按照“就近便利、活力溫馨、安全健康、服務多元”的建設目標,對兒童服務陣地進行了全面優化與提升,為孩子們營造更加安全、有趣、寓教于樂的成長環境。
建陽云谷社區為孩子們打造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特色體驗項目。吳大灼 攝
在建陽區云谷社區建設有“水之廳”、瑞云苑、社區服務中心三個各具特色的“城市幸福空間”,每個空間充分考慮兒童需求,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兒童活動空間體系,通過創新模式與資源整合,為孩子們打造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特色體驗項目;延平區黃叢嶺社區打造集培訓、活動為一體的室內籃球場,芭蕾舞蹈和鋼琴文化藝術中心,兒童水上城堡樂園等娛樂設施,將兒童活動空間與體育休閑、文化藝術設施設置相結合,提升開放空間、生態空間及文化空間中兒童教育、游憩、交互等體驗;建陽區中南社區持續推動“15分鐘家教生態圈”建設,構建“清單式”師資隊伍,設置“菜單式”豐富課程,開展“點單式”貼心服務,著力打造有溫度、有認同、有文化的“家門口”父母加油站;光澤縣三鳳社區以“近鄰·紅色管家”黨建品牌為基,依托“十五分鐘生活圈”投入20多萬元,打造提升含戶外游戲區等6個活動陣地的兒童友好社區,為兒童學習提升搭建平臺,夯實社區兒童工作基礎。
匯聚“一米關愛”,“兒童友好”服務更加溫暖
南平市積極倡導兒童友好理念,以社區兒童之家、童享樂園、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兒童活動空間為載體,通過兒童友好環境的營造,廣泛開展安全教育、文化傳承、家庭教育等各類活動,讓社區兒童積極參與,完成從“社會人”向“社區人”轉變,讓社區更有家的溫度。
建甌市福寧社區聯合消防救援大隊、小學開展綠色環保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南平市婦聯供圖
建甌市福寧社區聯合消防救援大隊、小學開展潔凈環境大美建甌——“扮靚家園 展新形象”綠色環保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小志愿者們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建甌還開展大街小巷垃圾撿拾志愿服務,在社區內形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良好氛圍;武夷山市三姑社區則以“兒童需求”為導向,優選“文化服務、健康服務、普惠服務、特殊服務”4大主題服務,開展“知福茶 愛福茶 共享非遺文化”“愛心義診”“愛在開端”嬰幼兒早期教育公益培訓班、親子家庭輔導等活動;在浦城縣,該縣蓮花社區結合實際,與10家共建單位、1家社工站、2所學校建立合作,與省內高校積極對接,聯合開展“七彩假期”公益課堂、“兒童編程科普”“迎新春·送溫暖”等活動30余場次;政和宜和社區啟動“近鄰”兒童友好公益課堂項目,采用社區“搭臺”,人才、機構“唱戲”的模式,通過邀請高考狀元進社區開展《聆聽狀元心聲,共筑清北夢想》學習分享會等各類公益活動,進一步豐富兒童成長生活。
聆聽“一米聲音”,“兒童友好”參與更加有效
南平市積極整合轄區資源,匯聚多方力量,構建“兒童參與+社區聯動+共建共享”兒童友好服務體系。以“兒童需求”為導向,定期召開兒童友好協商議事會,精心打造兒童友好項目。社區不定期開展“童心共治家園,爭當社區小主人”等主題活動,積極引導孩子們化身為社區的小小規劃師,用純真的眼光審視環境,用稚嫩的聲音提出構想,從心出發,為社區的未來描繪藍圖。
松溪縣東門社區成立“兒童青年志愿服務隊”,鼓勵兒童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南平市婦聯 供圖
邵武市紫云橋社區建立童享樂園,通過發放積分存折,鼓勵社區兒童參與社區議事、服務和活動等,以積分兌換實現兒童的微心愿。順昌縣西崗社區構建“兒童成長+成人支持”雙效聯動機制和“兒童參與能力提升課程+專業隊伍支持助力”雙體系,鼓勵兒童參與、互幫互助、共同成長,建立社區兒童友好關系,培育具有社區特色的兒童友好文化。松溪縣東門社區成立“兒童青年志愿服務隊”,鼓勵兒童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激發兒童對社區的責任感、歸屬感。
今后,南平市將繼續秉持“兒童友好”的核心理念,指導社區積極鏈接轄區資源,傾聽兒童的聲音和需求,踐行共同締造理念,著力構建以兒童為核心的服務創新模式,豐富實踐活動,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兒童營造健康向上、溫馨快樂的友好成長環境。(南平市婦聯 南平市委文明辦 黃麗彬 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