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春美鄉以省級文明鄉鎮創建為引擎,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統籌抓好文明培育、文明創建和文明實踐工作,不斷創新融合共建機制,讓城鄉文明互鑒互促。
城鄉人才聯動,活化宣講路徑
“阿婆,現在提倡節儉辦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不僅造成浪費,也增加經濟負擔……”為持續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發展,弘揚社會新風尚,春美鄉借力縣級部門專業人才優勢,定期聯合文明共建單位開展各類精神文明主題宣講活動。
移風易俗宣傳。春美鄉 供圖
“祭祀燒紙容易引發森林火災……”每逢圩日,一個個志愿宣講員的身影便活躍在人頭攢動的集市中。他們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案例向村民講述了陳規陋習的危害,號召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創建,自覺做文明新風的實踐者和倡導者。
為進一步提升理論宣講實效,春美鄉還邀請德化縣委講師團成員到鄉村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專題講座,引導干部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鄉風文明筑牢思想根基。邀請身邊好人、道德模范開展以“弘揚傳統美德 傳播最美家風”等為主題的道德講堂,以道德榜樣激發向善向美力量。同時,利用文明共建片區的鄉村文藝隊伍,依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舉辦“文藝+微宣講”活動,通過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讓文明理念在群眾心中扎根。
城鄉文化合鳴,豐富群眾生活
“開天有東方紅,開國有紅旗紅……”歌曲《中國紅》在春美鄉重陽節主題活動中激情上演。日前,由泉州市委文明辦、德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聯合舉辦的2024年泉州市“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走進春美,活動中《金梭銀梭》等文藝節目讓村民群眾耳目一新,演員歌聲悠揚,舞姿優美,現場群眾掌聲不斷,情緒熱烈。
近年來,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春美鄉通過詩歌誦讀會、百姓故事匯、趣味運動會等,創新傳統節日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積極組建文化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文化進村活動,為群眾文化生活注入美妙旋律。
“母親花”文化旅游節。春美鄉 供圖
另外,春美鄉還將“母親花”文化旅游節搬進德化縣城人氣廣場,不僅讓更多居住在德化縣城的春美人共享家鄉文化盛事,也讓更多市民了解鄉村特色文化。
“母親花文化活動,讓我們不僅體驗到了萱草花創意手工,欣賞到令人陶醉的鄉村美麗圖景,還品嘗到了鄉村特色美食,很想有機會去看看。”前來參與活動的群眾滿臉喜悅地說。
城鄉資源共享,推動服務升級
“您的血壓值比較高,建議少抽煙少喝酒。”醫護人員仔細地為前來問診的群眾進行健康檢查,并給出專業的診療建議和用藥指導。
近日,一場由來自福建省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多名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組成的專家下鄉義診活動在春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溫馨啟幕,許多群眾聞訊早早趕來現場等候。
“我長期腰痛,視力模糊,一直想去大醫院檢查,但是交通不方便,產生的費用也不少,今天鄉里把省里的專家請到家門口,還能免費領取常用藥品,這個活動真是讓我們受益不少。”剛做完檢查的村民蘇文忠連連點頭表示贊許。
此外,春美鄉還充分發揮鄉賢資源優勢,發動積極參與家鄉公益,針對“一老一小”,開展走訪慰問、愛心捐贈、假期課堂等關愛服務活動30多次,為生活困難群眾捐贈糧、油、被子等生活物資,為殘障人士送去助行器、助聽器等輔助工具,開辦“悅”讀會、剪紙課、陶瓷手工等針對假期返鄉兒童的文化課堂,讓群眾感受到溫暖關懷。
下一步,德化縣春美鄉將進一步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平臺效用,借力新時代文明結對共建和片區共建優勢,將優質服務資源引進來,讓特色產業文化走出去,助力鄉風文明,助力產業振興,讓群眾共享城鄉融合發展成果。(泉州文明網 德化縣美春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