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2日訊 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環境,是廣大市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南平市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文明交通教育活動,普及交通安全知識,根植文明交通理念,切實增強廣大市民群眾安全意識,為營造文明、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打下了堅實基礎。
安全守護有力度,“一盔一帶”記心間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品格,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脈,而交通安全有序既是城市“文明底色”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法律的踐行與恪守。近年來,南平公安交警部門深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持續提升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頭盔佩戴率,全市頭盔佩戴率達85%以上,中心市區達95%以上。
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建陽大隊民警在黃花山路開展“一盔一帶”文明交通勸導 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供圖
佩戴頭盔怎么才能更自覺?近年來,南平市交警部門深入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方面通過安全宣講、禮品贈送、現場示范、led大屏展示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參與度、體驗度;另一方面開展網格化巡邏管控,加大對電動車闖紅燈、逆向行駛、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逐步扭轉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陋習。
“我們還采用進社區、企業、農村、學校、駕校等形式,開展安全防護知識普及和安全頭盔佩戴提醒、監督,加強對電動車駕乘人員不戴安全頭盔、違法載人等輕微違法行為的宣傳勸導,不斷讓文明出行的理念入腦入心。”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傳大隊大隊長廖文雄說。
9月25日,浦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到江濱公園開展老年人交通安全宣傳活動 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供圖
近年來,南平市公安交警部門多維發力,壓緊壓實機關事業單位、學校、企業等的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將接送學生電動自行車佩戴頭盔情況列入值日教師巡查內容,以“小手拉大手”進一步提升佩戴率。此外,還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參與“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的積極性,形成“黨政主導、部門主責、社會合力、協同共治”的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長效機制,為市民營造更加安全、文明的出行環境。
交通勸導有溫度,教育套餐“五選一”
為進一步創造安全、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構建和諧警民關系,近年來,南平市公安交警部門轉變執法理念,積極推行“柔性執法”,讓交通執法在不斷加大“力度”的同時,變得越來越有“溫度”。
11月19日,在建陽建發悅城交警崗亭,建陽公安交警大隊開展摩托車、電動車輕微交通違法“五選一”懲戒性教育活動,以教育的方式來代替處罰,讓駕駛員以及乘客進一步提升安全知識。
11月19日,在建陽建發悅城交警崗亭,建陽公安交警大隊開展摩托車、電動車輕微交通違法“五選一”懲戒性教育活動。東南網記者 鄭正華 攝
“許多非機動車的駕駛員,當時是不需要考取駕駛證,就可以駕駛非機動車和電動自行車,所以他們的安全意識是相對比較薄弱,我們采取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讓他們學習到交通安全知識,對于市民來說也是相對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建陽大隊民警丁煒鍵說道,目前“五選一”懲戒性教育活動已常態化開展,以體驗式勸導教育代替處罰的柔性執法手段,不僅提升了廣大市民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交通安全意識,也進一步規范了道路交通秩序。
針對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隨意變道等輕微的交通違法行為,南平公安交警推出了“輕微交通違法五選一”懲戒式的宣教新模式,其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交通違法的教育力度。
11月19日,在建陽建發悅城交警崗亭,建陽公安交警大隊開展摩托車、電動車輕微交通違法“五選一”懲戒性教育活動。東南網記者 鄭正華 攝
“‘五選一’懲戒式教育即:接受處罰填寫保證書、抄寫道路交通法規、擔當交通志愿者勸導違法、觀看警示教育片、編輯違法事實發朋友圈獲點贊等五種方式任選一種。”廖文雄告訴記者,近年來,依托交警崗亭、警務站,標配電視機、展板,志愿者背心、小紅旗等,南平市共開辟“五選一”宣教點48處,其寓教于罰的方式贏得群眾的廣泛支持。
精準宣傳有深度 優化提升覆蓋面
近年來,隨著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的迅猛增長,許多電動車駕駛人未經交通安全常識培訓便上路行駛,給交通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南平交警支隊如何轉變理念、拓寬思路,探索出一條符合南平實際的解決之道?
文明交通教育小程序 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供圖
“我們依托‘南平交警’微信公眾號,自主開發上線了‘南平交警交通安全文明教育’線上宣教平臺。通過線上平臺參與學習,使電動自行車購買人在騎車上路前受到一次安全文明教育,有效提升了無駕駛經驗群體的安全意識。”廖文雄介紹道。
據了解,自該平臺開通以來,已有超過16萬人次通過線上平臺學習,購買人的學習覆蓋率達到95%以上。目前,平臺還新增了客貨運駕駛人和機動車駕駛人學習兩個模塊,增加了高速公路行車常識學習板塊,進一步擴展了線上平臺的運用范圍至違法處理窗口、交警崗亭和勸導站等,穩步構建了一個“無時不在”的線上平臺。
除了線上發力外,南平交警支隊在線下也進行了精心策劃。“我們積極借力道安平臺,全力打造交通安全精準宣傳勸阻品牌。”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傳大隊副大隊長李基華介紹,在前期推出“基層黨校”“農村夜校”“公路課堂”“老人講堂”“兩校兩堂”機制的基礎上,優化提升了宣傳覆蓋面,4月底召開了全市交通安全精準宣傳品牌創建推進會,全力推動“兩校兩堂”規范化運營。
邵武交警利用“老人講堂”開展安全宣傳 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供圖
與此同時,在常態運用“交安微學群”的基礎上,自2022年以來,南平交警支隊積極發揮道安“市縣鄉村”四級矩陣作用,將信息逐級推送至轄區社區群、鄉鎮群、企業群以及行政村微信群,再由各群主推送至轄區群眾,實現網格化精準宣傳。
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秩序管理大隊負責人呂禮德告訴記者,從此項工作開展以來,共制作并推送了包含農村群眾、外賣快遞、客貨運駕駛人等14類群體的交通安全警示短片110余個、道安微刊200余期,并結合事故案例警示、安全提示等,以道安辦名義聯合市直多部門多次宣推道安微刊,平均閱讀量突破1萬人次,單篇最高閱讀量突破15萬人次。
如今,文明出行在南平已蔚然成風,文明出行已成為市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成為城市文明的一張亮麗名片。(東南網記者 康金山 鄭正華 南平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