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求“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項民生工程,要以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系統謀劃改革創新工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持續深化文明培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支撐“四個自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納入家風家教家訓、行業規范、守則規則,并作為公共場所、網絡空間的宣傳重點、價值導向,推動全社會共同認可,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要以移風易俗弘揚新風正氣,將高價彩禮、大操大辦、分錢分物、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作為重點整治內容,創新開展集體婚禮、低碳婚禮、集體頒證等活動,引導企業家、華僑等重點人群以捐資助學等形式支持參與移風易俗,廣泛傳播現代文明理念。
提質增效文明實踐。要聚焦目標定位,依托居民聚集區、公園廣場、公共文化設施、景區景點及各類教育基地等,打造有地域特色文明實踐點;盤活老建筑、空置場地、文化禮堂、家風家訓館等資源,有效延伸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空間鏈條,進一步夯實陣地建設。要注重引領服務群眾,圍繞理論政策宣傳、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衛生環保、扶弱幫困等方面,探索“文明實踐+”路徑,培育文明實踐品牌項目,讓廣大群眾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主角,在實踐中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提檔升級文明創建。要改革文明創建機制,加快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推動資源要素順暢流動、公共服務均衡配置,在共聯共建共治共享中形成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新局面。要改進文明創建作風,不折不扣落實好改進創新文明創建相關工作要求,統籌協調文明創建與民生實事,既要結合德法、法治手段,重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也要做好創建活動的宣傳闡釋,引導廣大群眾在共享創建成果中提升文明素養,堅決防止創建擾民。
在新時代,唯有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感恩奮進,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要求,以戰略性、引領性改革措施突破瓶頸,方能開創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長樂區委宣傳部(文明辦) 林景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