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嵐臺公益課堂”——中國傳統武術課活動在平潭鐘門村舉辦。把第二課堂打造成愛心驛站,為鄉村教育注入無窮活力,此舉贏得了家長和村民們的由衷點贊。
困難和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給予他們關愛和溫暖,是社會的責任,是百姓的期待,是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回答好的考題。
借助社會各方力量,組織對困難和留守兒童開設公益課堂,給他們帶來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中國傳統武術不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臺胞武術教練賴政緯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在空地上揮汗如雨,不僅學習了武術的基本動作和技巧,更在運動中培養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這種身心的雙重鍛煉,對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無疑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嵐臺公益課堂”的開設,為留守兒童提供了一個多元的學習環境。在這個課堂上,孩子們接觸到平時難以接觸到的武術課程,并且在與小伙伴們的互動中,提升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這種全方位、多角度的成長體驗,對于留守兒童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和寶貴的財富。
活動負責人袁晴陽的話讓人感受到了公益事業的溫暖和力量。她表示,“嵐臺公益課堂”將定期開設課程,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建設,拓展合作資源,強化安全管理,以推動嵐臺文化交流合作為契機,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這種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的做法,值得我們點贊和學習。
鄉村留守兒童渴望得到關愛,期盼走進更多公益課堂。“嵐臺公益課堂”的舉辦,正是對留守兒童的一次關愛和幫助。(平潭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