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19日訊 鄉村振興,文明先行。為繁榮鄉村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近年來,永定區以“文明鄉村”建設為契機,以點帶面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深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風文明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積極推進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著力提高鄉村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2023年7月21日,永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開展“破陳規陋習 樹文明新風”宣講活動
圍繞價值培育,健全制度抓常態
永定區積極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激發自治組織活力,樹立正確婚戀觀,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序銜“千村試點、萬村推進”工作,以“作風能力優化提升年”活動為契機,開展集鎮管理提升大比武活動,進一步改善集鎮人居環境,全面推進集鎮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形成集鎮管理的長效機制。
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在注重系統謀劃、注重實踐創新,注重全民參與上下功夫,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上半年印發《永定區三抓三效?五提五園鄉村振興“書記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永定區落實2024年福建省鄉村振興“十大行動”重點任務分解表》等推進工作方案,從組織領導、職責分工、資源整合、志愿項目、配套制度等方面頂層設計、統一規劃,把鄉風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全覆蓋,壓實責任強化監督考核。
理論宣講振精神,文明新風潤心田
永定區成立了由鎮村干部、駐村書記、鄉、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致富帶頭人的基層宣講隊伍,成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講的重要力量,打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他們走村入戶、田間地頭,用大眾化的語言、通俗的表達方式,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群眾心中。如龍潭鎮緊密結合“蝴蝶蘭”小鎮建設,成立“蝶戀花”宣講隊,打造“蘭講壇”宣講陣地,把理論宣講搬到蝴蝶蘭產業一線,實現與農村黨員群眾“面對面”,與青年朋友“心貼心”,與村干部“零距離”,在全鎮干部群眾中持續掀起學習貫徹熱潮。自“蝶戀花”宣講隊成立以來共開展各類宣講30余場次,受眾近3000余人次。目前全區各鄉鎮(街道)共成立24支特色宣傳隊,每年開展各類宣講近500場次,受眾近4萬人。
2024年3月開展“移風易俗領風尚,文明新風進社區”主題宣傳活動
堅持價值引領,文明實踐深入人心
同時,永定區不斷健全組織體系、統籌整合資源、做優服務項目,圍繞鄉風文明實踐主題,創建特色項目,唱響時代強音。把工作抓實、基礎打實、步子邁實,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打造文明實踐活動特色志愿服務項目。“暢享新時代 永遠跟黨走”進鄉村進社區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活動,累計共開展36場活動,受眾群眾達近萬人;“溫情重陽關愛老人”志愿服務活動,組織永豐義工、紅土地公益義工、永定義工、施善義工四個志愿者協會,分片區,每個義工組織6個鄉鎮,常態化開展關心關愛老人文明實踐活動。
永定區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帶頭示范作用,全區24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82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結合當地實際,圍繞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危幫困、移風易俗、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觀等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實踐中心(所、站)、區直單位志愿服務隊、社會義工社團組織累計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受眾人數達30萬余人次。
強化文明創建 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永定區在全區2個全國文明村,13個省級文明村鎮,29個市級文明村鎮,133個區級文明村鎮的基礎上,第15屆文明村鎮申報新增加41個行政村。同時,深化“三治”融合,加大“積分制”“清單制”和數字化、接訴即辦等務實管用治理方式的推廣運用,全區累計推廣運用“積分制”的建制村數185個村,發揮駐村干部的作用,指導所駐村健全《村民公約》《紅白理事會章程》等有關配套制度和措施,進一步規范了村(居)級廣大干部群眾的日常行為,培養起了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確保移風易俗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此外,還持續開展鄉村“五個美麗”建設,納入美麗宜居村莊培育考核內容,打造一批“五個美麗”示范點。建設美麗鄉村庭院,美麗鄉村微景觀,美麗鄉村小公園(小廣場),美麗田園園片區,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永定區委宣傳部 盧順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