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陳斌在畫永安的抗戰舊址和鄉野風光。陳莉莉 攝
文明表情包
11月6日至9日永安竹博會期間,陳斌夫妻倆的“文明實踐+文創”攤位火出了圈。在“燕遇永安”手繪地圖上,有一只戴著一頂棒球帽、有點小胖的Q版燕子,萌態可掬。這是陳斌設計的永安文明形象大使“燕小吉”,名字結合了永安的別名燕城以及保留有大量抗戰文化遺址的吉山、上吉山村等元素。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燕子很瘦,為了讓燕子更可愛些,我在設計燕小吉這個形象時,就想到給他增肥。”陳斌設計的“燕小吉”還是永安城市文明宣傳的形象代言。永安市委文明辦用它推出“文明有你 大美永安”系列代言宣傳,涉及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用餐等公益宣傳。
“文明永安,我們共同的家園”“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最好的名片”“從我做起 拒食野味”“文明旅游 鱗隱石林”“關愛未成年人 呵護祖國花朵”……文明標語跟隨“燕小吉”的形象,繪出了城市文明新氣息。
在提倡文明聚餐的“公勺公筷 健康分餐”宣傳海報上,除了一碟一筷一勺,“永安特產天團”文明形象符號也全員出鏡,引領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在“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宣傳海報上,“竹爺爺”拄著拐杖,在“竹小妹”的攙扶下,安全地走過人行橫道。
宣傳文明永安,“燕小吉”會說話。“燕小吉”微信表情包里,“燕小吉”能講一口永安話,形態俏皮可愛,言語風趣幽默。其中有一個去玩的表情包,“燕小吉”挎著綠色小包,嘴邊說著“拉殼”(永安方言“來去”的意思),“文明永安”的表情包,“燕小吉”穿上了志愿者的紅馬甲,戴上小紅帽,在紅綠燈前認真做著交通引導。
陳斌夫婦經營的漫步生活鄉野美學館。陳莉莉 攝
有溫度的文明手創
回鄉創業的陳斌,曾是永安化纖廠的職工子弟。上世紀70年代,父母從老家莆田來永安支持“小三線”建設,從此在這里扎根。那個年代,纖城有學校、郵電局、電影院等,陳斌從小在廠區里學習、生活,直到離開永安求學,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
2003年大學畢業后,陳斌留在了浙江杭州,在廣告公司做過設計師,在《浙江日報》做過美編,還在電商、動漫公司從事過文創活動策展、品牌設計等工作,逢年過節有空就回永安,2019年,為了就近照顧親人,回到永安定居。
盡管闊別永安多年,但對于這座從小生活的山城,陳斌懷有很深的感情。回到永安后,陳斌憑借深厚的美術繪畫功底,以及多年的文創設計經驗,開始用創意的畫筆描繪永安,從自然山水到人文史跡、美食特產,從文創手作到創意墻繪……一點點地描繪出這座山城的精神氣韻和文明形象。
初回永安時,陳斌經常開著車,在城區四處閑逛,看著一處處地標建筑、景點、街巷,隨即萌生了創作永安手繪地圖的想法。
在手繪地圖上,陳斌描畫出了不同人群工作學習、休閑娛樂的生動場景,充滿生活氣息。在手繪地圖背面,永安的旅游景點、風味小吃、抗戰文化、農品特產、歷史名人、人文勝跡、傳統民俗、永安方言、周邊鄉鎮攻略……永安文明生活圈一應俱全。
“永安是福”團扇、“福見永安”帆布袋、永安主題彩繪明信片……陳斌設計的永安城市文明形象文創產品形式多樣。今年陳斌精心設計了一款“永安”文創冰箱貼。冰箱貼是剪紙造型的“永安”兩字,但仔細一瞧,從桃源洞、鱗隱石林、天寶巖等自然景觀,到會清橋、安砂蘇維埃舊址、北上抗日先遣隊公園等人文景觀,從“群燕騰飛”市標、北大橋、凌霄(北塔)、青水鳳凰廣場等建筑,到粿條、筍竹、黃椒、芋包等特產,字形上巧妙融入了30余個永安相關元素的微景觀,趣味十足。
陳斌創作的永安公益宣傳廣告。陳斌 供圖
陳斌創作的永安公益宣傳廣告。陳斌 供圖
鄉村美學生活實踐
陳斌的畫筆,還畫在永安的鄉村田野上。
在永安市燕西街道上吉山村,陳斌和愛人經營著一家漫步生活鄉野美學館,主營文創手作、自助畫室、咖啡、茶飲等。這是一處農家小院,其中的畫室、茶室等場所,由柴火間等改造而成。入口處是一幅“吉山里”的墻繪——青山綠水間,一只白鷴從天而降,小船連接起的浮橋,橋的另一端是萃園、復興堡等抗戰舊址。
院子里,陳斌和愛人種上了藍雪、月季等花朵,擺上了三四處茶座。農舍的墻上,繪上了“燕小吉”“竹爺爺”“黃椒仔”,還有紅花、綠葉、小貓、小狗。
畫室里,萃園、東方月……墻上掛著陳斌創作的吉山抗戰文化舊址和自然風光畫作,廢棄的瓦片、窗框、老舊櫥門,經過陳斌的妙筆生花,也變成一幅幅富有鄉野氣息的作品。
如今,這個美學館成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網紅打卡地”,也成了鄉村文明實踐的一道亮麗風景,帶火了村里的人氣,也讓更多人了解了吉山的抗戰歷史文化。(三明日報永安市委文明辦 陳莉莉 王燕 趙令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