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于2011年聯合組織實施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隨著全國各地對農村青少年兒童關心關愛工作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少年宮走進鄉村,走到孩子們的身邊。
多年來,鄉村學校少年宮已由最初作為豐富農村兒童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活動場所,發展成為推進城鄉教育公平、提升農村中小學生德育美育水平和文化素養、促進農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陣地。
少年宮走進鄉村,有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節慶活動和當地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多樣化主題教育活動,幫助鄉村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東山縣前何中心小學將六一文藝匯演暨鄉村學校少年宮成果展、全國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與“紅領巾愛祖國”主題活動相結合,通過舉行一年級新生入隊儀式、文藝匯演、游園活動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紅心,揚帆遠航。
鄉村學校少年宮在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和挖掘潛在的教育資源,帶動城市教育資源走進鄉村,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農村師資力量結構性短缺問題,改善了農村的教育環境。如開展“流動少年宮”送教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踐行文明實踐行動結對共建精神,為鄉村的孩子們送來新知識,為城鄉教師交流提供新平臺,為鄉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為鄉村青少年開展課外科學文化體育活動提供了場所支撐,依托鄉村學校青少年宮開設如書法、繪畫、合唱、圍棋、武術等興趣班,讓鄉村學校少年宮成為孩子們才藝的搖籃。同時,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教學活動中,進一步加強了孩子們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如漳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在漳浦縣八一希望小學開展送教下基層活動,結合漳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特點,請來了專業教師開展非遺木版年畫傳習、布袋木偶表演等課程,讓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活動中得到延續和傳承。
鄉村學校少年宮已在祖國大地上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可以享受到家門口的優質教育資源。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也進一步促進了教育公平,推動了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財政局 曾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