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憑借強大的傳播優勢,網絡已成為當前思想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但隨之而來的網絡不文明現象也日益凸顯,對社會秩序和道德風尚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倡導網絡文明風尚,共建綠色網絡空間,是我們每一個網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網絡文明不僅是一種道德要求,更是一種法律義務。網絡空間雖然是虛擬的,但使用網絡的人卻是真實的。每一個網民都應當遵循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做到文明上網、守法用網。我們要堅決抵制使用低俗網名、傳播不文明語言、誹謗他人等不良行為,共同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青少年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點對象。互聯網為青少年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成長空間,但同時也存在諸多不良信息的誘惑。學校和家庭應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分辨力和自控力,引導他們正確使用互聯網。要教育青少年自覺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做到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網絡法制宣傳和教育也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青少年網絡違法犯罪案例時有發生,反映出他們網絡法律意識的淡薄。學校應將網絡法制教育納入課堂教學,通過專章講解、網絡宣傳等方式,讓學生了解網絡法律法規,明確哪些行為是違法的,哪些行為會構成犯罪,從而自覺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
此外,完善校園網絡管理制度,凈化校園網絡空間也是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學校應實行校園網絡實名登記制,加強對校園網內發布信息的審查與監督,安裝不良信息過濾軟件,阻止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入。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多舉辦一些有益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引導學生文明健康使用網絡。
網絡文明離不開每一個網民的共同努力。我們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做到愛國守法、文明上網。我們要弘揚正氣,伸張正義,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等消極文化,自覺維護網絡安全和秩序。我們要熱愛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用科學的知識武裝頭腦,不被雜亂的文化信息所迷惑。我們要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傳播社會正能量。
讓我們攜手共建網絡文明,共享美好未來。讓互聯網成為知識的海洋、交流的天地,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樂趣!(廈門文明網 胡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