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郭斌) 由省文旅廳主辦、省美術館承辦的2024年“育見山海”福建省金牌美育村調研交流活動日前在屏南縣開展。活動期間,省內各地市美術館負責人、省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全省25個首批美育培育村代表等組成調研交流團,深入屏南縣屏城鄉、熙嶺鄉等地,通過交流研討、實地調研、對話互動等形式,挖掘我省美育建設工作成功經驗。
屏城鄉前汾溪村是全省25個首批美育培育村之一。2019年,中國美術學院第一所“鄉土學院”在此誕生,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年輕團隊扎根在此,探索藝術鄉建的道路,已堅持7年。調研交流團走進前汾溪村,參觀“前汾溪谷”“島群藝術社區”等,了解當地以社區營造為核心的培育思路,藝術鄉建領域專家學者針對鄉村美育的理論體系、當代價值、實踐路徑等方面展開探討和分享。
在熙嶺鄉龍潭村、墘頭村、四坪村,交流團調研公益藝術教育中心、鄉村振興研究院等空間,詳細了解當地在藝游路線打造、人才引進、非遺文化創造性轉化等方面的經驗做法,與當地文創工作者面對面交流。
位于屏城鄉的廈地村,長期駐留著致力于古村古建遺產保護、社區營造、兒童教育、鄉村文化振興的青年團隊——森克義社,眾多青年志愿者的參與為廈地村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交流團參觀了廈地村的風光、民宿和特色品牌先鋒水田書店等,調研當地如何通過藝術教育、研學旅行和寫生創作等活動,有效連接新舊村民關系,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主辦方表示,此次調研交流活動,旨在積極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全面推動全省金牌美育村培育工作,提高我省美育指導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和鄉村美育發展。